龙山县融媒体中心3月21日讯(通讯员 姚英明)“我年纪大了走不动,儿女又不在身边,每年都为社保认证这个事担心,没想到现在村里就可以帮办,实在是太好了。”现年76岁的余大爷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余大爷家住大安乡花园村,离县城较远,往年办理社保认证,余大爷都得起个大早,天刚蒙蒙亮就得赶车进城办理。现在年纪越大,腿脚越不方便,余大爷发起了愁,每次认证都得找人帮忙照顾才能进城办好,这次在得知村里就可以办认证之后,他舒展了眉头,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龙山县紧紧围绕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持续推进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努力打造基层便民服务“新标杆” 。
完善阵地建设,优化服务环境。出台乡村两级便民大厅建设标准,科学划分大厅布局,设置办事服务、等候休息、政务公开等3个功能区和无障碍通道,摆放休息椅、办事椅、饮水机、医药箱等便民服务设施,配备办公所需的服务柜台、桌椅、电脑、打印(复印)机、高拍仪、资料柜等设备和工作台账册,为办事群众提供免费打印、复印及自助电脑等便民服务,打造更加便利的政务服务环境。
规范窗口设置,提升服务效率。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将民政、人社、医保、残联、自然资源、计生等窗口全面整合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事项清单,推行“综窗受理”,配备业务能力强的窗口工作人员,做到政策熟悉、业务精通,努力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好”。
健全制度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办事公开、服务承诺、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全程代办等工作制度,规范窗口运行,明确窗口人员职责,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调整下放乡级事项117项,村级事项43项,编制服务指南,优化审批服务,精简办事流程,积极为办事群众提供业务咨询、流程介绍、填单指导、材料预审等服务,实现群众“就近办”。
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意识。健全线上线下帮办制度,为群众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开通龙山“美好生活号”政务服务直通车,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预约服务、错时服务、上门服务。宣传推广“湘易办”APP,实现足不出户即可掌上办理。进一步畅通便民体系运转,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推行评价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好差评”评价机制,引导群众主动评价,实现“一次一评”“一事一评”。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2345政务服务热线、意见簿等方式多渠道对办事内容、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自觉接受办事群众监督。
责编:朱柯源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