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张家界武陵源:“农文旅产业+”示范园区绘山乡巨变新画卷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民本民生
阅读:17304
2024-03-21 16:26:3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3月20日讯(通讯员 屈泽清 李祥富)初春的张家界武陵源,碧水蓝天,春暖花开,颇似一个静谧祥和的世外桃源。武陵源区大部分乡村环绕景区,具备独特的乡村风景、富有魅力的民俗文化、丰富的旅游农产品和多元的乡村民宿产品。

依托资源优势,2023年,武陵源区启动了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园区项目(以下简称“示范园区”)。示范园区集中在景区周边,覆盖天子山、中湖、协合、索溪峪4个乡(街道)22个村(社区)2万多人,其中脱贫户1553户4991人,监测户172户416人。形成“一景(武陵源景区)引领,两线(中天农耕民俗体验线、索协农旅融合展示线)串联、四区(中湖乡、天子山街道、索溪峪街道、协合乡四个乡街道片区)协同、多点(具有示范带动效果的多个特色产业亮点项目)支撑”的示范园区布局。

示范园区计划于2024年4月完成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金额为6060万元,其中计划投入财政资金3000万元,企业自筹建设资金306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示范园区武陵源葛根、茶叶、土家织锦等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发展,项目采取直接帮扶和委托帮扶相结合的利益联结模式充分带动项目所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项目周边群众就业,带动脱贫群众发展产业,提高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能力。

农文旅产业+宜居宜归。依托现有民宿建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在武陵源大热基地、牯牛岗野奢帐篷、抗金岩青年帐篷营、野溪河畔露营、携程生态农庄等地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完善,初步建成人气兴旺、服务完善、生活舒适的幸福家园。依托土家族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通过修复传统建筑,挖掘文化内涵,营造悠闲生活方式,建成乡味可觅、乡情可造、乡愁可寄的精神家园。

农文旅产业+宜业宜游。依托茶叶、葛根、稻米、辣椒、白羽乌鸡、土家织锦、手工雕塑、土家织锦等产业基础,细化产业分工、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加强品牌经营,实施天子山剁辣椒、鱼泉贡米、葛根、茶叶产业提质项目,延长“一杯葛、一杯茶、一瓶辣、一段锦、一袋米、一只鸡”产业链,壮大中天农耕民俗体验线、索协农旅融合展示线乡村旅游民宿等新业态,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建成就业充分、创业活跃,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兴旺乡村,实现了景村一体化、村庄景区化,建成养眼、养肺、养胃、养脑、养心的乡村花园。

农文旅产业+主客共享。形成熊风雕塑、土家织锦、葛旅融合、茶旅融合、野外露营、乌鸡文化等一批亮点突出、产旅一体主客共享载体空间、服务体系、经济效益。在“共建共享”上,将财政资金入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园区创建项目,财政资金投入50%支持企业,带动农户和村集体经济发展,50%由村集体入股分红,构建“财政资金折股+分红”,实行财政资金直接形成固定资产租赁给社会资本经营,部分形成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农户增收,实现美丽庭院、美丽乡村串点连线成面,达到村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效果。在“群众公共需求”上,完善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实现对外开放、主客共享。在“文旅融合”上,打造织锦雕塑研学基地、村民庭院经济共富工坊等特色文旅载体,构建城市后花园、乡村山水会客厅。在“联农带农”上,形成农户、村集体、市场主体三方增收经营机制,实现22个村集体经济增收。

二三产业融合齐头并进。1+2融合,如张家界湘阿妹食品有限公司、张家界天子山剁辣椒有限公司,利用工业工程技术、装备、设施等改造传统农业,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发展高效农业。1+3融合,服务业向农业渗透,利用农业景观和生产活动,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如张家界武陵源头茶叶有限公司茶旅庄园项目,将茶文化、茶叶种植、茶叶加工与农业休闲有机结合,推动三产协同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1+2+3融合,如张家界土家织锦有限公司、张家界熊风雕塑有限公司特色民宿农耕体验区,将一二三产业联合开发,打造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教育体验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三种产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

带动农民增收、让农民分享农文旅产业融合增益带来的成果,是示范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武陵源区积极引导项目单位与农户建立紧密联结机制,将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放在第一位。据统计,示范园项目完成后,22个村新增集体经济收入将达100万元以上,预计新增就业岗位200个以上。2023年,武陵源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898元、19581元,同比增长5.7%、8.1%。

​(一审:王庆 二审:李平  三审:滕飞)   

责编:王庆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