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长沙县开慧镇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获评全国“建设乡村公共文化”领域优秀案例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动态
阅读:33775
2024-01-19 15:31:3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张庆  童立里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1月18日,长沙县开慧镇“传承红色基因,以文化‘铸魂’赋能乡村振兴”案例荣获全国“建设乡村公共文化”领域优秀案例。该奖项由新华网“赋能乡村振兴季·2024启航盛典”活动重磅发布,为长沙县唯一入选案例名单。

文化振兴,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近年来,开慧镇紧紧围绕“传承红色基因、率先振兴乡村”总体要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以文化“铸魂”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实践,通过建设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走近开慧镇升级改造的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旅志愿服务站、图书馆、板仓之声广播站、培训室(排练室)、书画室等场所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开慧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旅驿站等阵地功能有机融合,全面加强全镇10个村(社区)基层文化建设,文体设施到村率达100%,新建乡村舞台、村级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村村响”无线广播网络已覆盖全镇。

乡村大舞台上演出多,村民最爱的,还要数当地艺术团的演出。

据了解,开慧镇连续10年组织开展板仓红文化艺术节,打造了独具乡村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镇级文化品牌活动:“红色文化旅游节”“长沙县孝道文化节”“楹联文化节”,村级文化品牌活动“开慧村孝母文化节”“秀美枫林”等。在各类文化节会活动中,涌现出20余个特色鲜明又接地气的本土原创节目,如小品《困难户》《优秀安全员》《一瓶酱油》《直播》,歌舞《板仓小镇》《每一次花开都会想起你》《韶山红日板仓霞》,原创文旅说唱《醉美开慧,幸福板仓》,安全宣传小视频《反诈骗》《戴头盔》《抗击疫情》等,深受游客和群众的喜爱。

此外,开慧镇还联合省、市多方资源出版发行红色故事书籍《杨开慧》《青春·缪伯英》《板仓红》《一代宗师杨昌济》,创作红色歌曲《每一次花开都会想起你》、故事片《楹联开慧》,推出朗诵剧《三粒纽扣》、红色歌舞剧《骄杨恋歌》,创排花鼓戏《板仓外婆》并在长沙县成功首演,拍摄微电影《小星的夏天》获长沙市微电影大赛一等奖,拍摄红色主旋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追光》并在烈士家乡放映。

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近年来,开慧镇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本地文艺团体,实行规范化运作,让团队发展壮大,推动开慧镇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据介绍,开慧镇目前共有36个文化社会组织,其中有注册文艺团体4个,涌现了备案文化组织“开慧好声音”直播团队、开慧镇磐石青年乡村振兴直播团队等。这些怀揣着艺术梦想的文艺团体,是开慧镇文化版图上最活跃的力量。

2023年来,开慧镇还创新推出《板仓之声》广播节目,,面向全镇中小学招募100名红领巾广播员,开设了板仓故事、平安开慧、书香开慧等栏目。自“板仓之声”开播以来,覆盖全镇群众超过30万人次,成为传播党的好声音的“扩音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值得一提的是,开慧镇还根据企业、群众需求,每年订单式地组织茶艺师、育婴师、电子商务、商务礼仪等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已吸纳200余名文化志愿者,开展“霞姑之花”“霞姑妈妈信箱”“开慧镇红领巾讲解团”志愿服务项目,每年组织开展40场以上文体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技能培训、捐资助学、文明宣讲、文艺教学、文明旅游等,服务村居民、青少年和游客超过10万人次/年。

文化资源整合助推“文旅融合”

充分做好结合文章,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各类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创新文旅融合模式,2023年,开慧镇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通过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将红色历史、红色故事融入和美乡村建设,将杨开慧故居、开慧镇文旅融合服务服务中心、板仓冲和美乡村示范片、缪伯英故居、飘峰一所自然学校、大鲸农场、骄杨茶园、杨柳坡党支部等旅游景点串点成线。

通过打造乡村振兴文旅综合体,集文体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游客接待中心、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乡村复兴少年宫“六位一体”,充分实现文化和旅游服务功能融合。建设“骄杨茶业文旅驿站”,将开慧镇的绿茶品牌、绿茶制作工艺等茶文化进行展示,进一步宣传和推广开慧茶文化和茶旅游。指导开慧湘绣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研学课程,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杨开慧纪念馆积极打造红色文化IP,开创精品党课,引进“长沙记忆”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一座座乡村文化礼堂亮起来,有场所、有活动,村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一个个乡村博物馆建起来,有展品、有讲解,美丽乡村吹拂文明乡风;一家家农家书屋改建提升,有藏书、有设备,大爱小镇处处弥漫书香……开慧镇将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守住“乡愁”,振奋精神,振兴产业, 凝聚广大乡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责编:封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