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卢木森
冬日印山村,暖阳高照。
沿着天玺湖路,整齐有致的别墅、别具特色的民宿依次呈现,透着多年积淀的富庶之象。
然而,把时间线拉回到数年前,作为声名远播的“水泥之乡”,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正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阵痛,而且随着企业改制、村企分家,有资源有资产却无资金,村集体经济发展陷入了低迷。手握“全国文明村”“三湘第一村”金名片,坐拥700亩天玺湖风光的印山村,多少有一些“不甘心”。
坐拥绿水青山,如何引来“金山银山”?这成了摆在印山村面前的严峻课题。
必须破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印山村党总支书记带着村干部、村民代表,前往经济强村和产业特色村,同时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最终敲定未来发展思路:走农文旅融合这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绿色道路”。
“破题”起势,“硬件”升级焕新颜
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事关百姓福祉、长远发展的必答题。
漫步印山村天玺湖,风光旖旎,景色秀美,周边围绕着狮子山、天玺寺、裕华台等景点,一步一景,让人仿佛置身山水画中。
如何在好的基础上求突破,不断刷新村庄“颜值”。“一是标准要高,二是全民参与,三是持之以恒,以大力推进人居环境建设,让村民住的舒心,游客玩得开心。”村党总支书记刘罗仕说出了印山村美丽升级的“密码”。
围绕高标准,印山村狠抓环境卫生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着力在绿化、美化、亮化上下功夫,村集体和印山台公司累计投入3亿元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同时狠抓村民素质提升,让村子不仅“外在美”而且“内涵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品质。
“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望着美丽的天玺湖,70岁的村民郭购良回忆往昔,“这些年来,村里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道路硬化、铺了油砂,印山湖边上建起了广场,湖边的泥砖房变身民宿,现在好多出去的人都回来了。”
踏歌而来,逐绿而行。“千万工程”在印山这块实践田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一个村容整洁、规划有序的和美乡村跃然眼前。
以业为基,满眼生机转化钧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是核心。怎么转,转向哪里?
近年来,印山村积极引导以本村传统建材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拓展下游产品,进军装配式新型墙体材料市场,向综合性绿色建材企业转型,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传统”产业蹚出了的“不传统”的发展之路。
因水泥建材而生,为农文旅融合发展而兴。今年,在长沙县博士服务团的智力支持下,印山村开发“天玺湖——熊瑾玎生平事迹陈列室——非遗麻姑井酒窖”的10公里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集党员教育现场实践点、乡村振兴示范点、红色教育于一体的文旅研学基地,建设游乐园、游湖观光、民宿露营等项目,将村域内各景点串珠成链、连线成面,工业游、乡村游热度不减,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产业路径清晰可见。
印山村的嬗变,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印山村游客接待量已经突破55万人次,全村文旅产业收入超3000万元,村集体收入超155万元,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村庄焕发新的生机。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印山村的美丽转身,也收获了群众的拥护。“村子美了,才能留住游客;客人多了,最终受益的还是每一位村民。”村民罗铁辉说。
今年64岁的罗铁辉,6年前开始创业,把自家及兄弟家的房屋,改造出20多间房,经营民宿和餐饮。“很多人都是网上预订,我们老两口也开通了网上预订渠道,现在玩起手机不比年轻人差哩。”罗铁辉说道。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一张蓝图绘到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印山村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融合发展新路,打造“产业+乡村”共富新样板,开启乡村振兴的“高光时刻”。
塑形铸魂,以人为本日争新
村庄的精神密码、文化基因被激活,村民过上宜居宜业美好生活,印山有了更深层次的美。
近日,笔者在印山村看到,这里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各类活动阵地一应俱全,在村文化广场上,不少村民围在一起下棋、跳舞、打门球。“印山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高标准进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功能转化,目前打造了印山村文旅驿站、村史馆、村民议事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印章博物馆等。”印山村宣传专干徐强说。
印山村不仅做到了场地处处有,还做到了活动年年搞。将闲置农田整理成片,统一种植油菜花等可形成大田景观的农作物,配合镇上举办油菜花节、年货节等节会活动。印山村还举办“我们的节日”、广场舞大赛等文艺演出,用绚丽的色彩歌颂百姓幸福生活。“我们每年都会举办重阳节晚会、春节联欢晚会等,都是村民自发组织的。”印山村党总支书记刘罗仕说道。
“千万工程”造就美丽乡村,也让乡村价值涅槃觉醒,让乡土社会文明跃迁。夜幕降临,村里的路灯准时亮起,村民们陆续来到活动中心看书、下棋、打球、跳舞,好不惬意。
以文化人、塑形铸魂,村民过上了美好生活,提振了精气神,这是今天印山村人展现的气度和风采。
乡村生活的小日子,写满了时代命题的大答案。印山村风貌在变化,产业在升级,村民的精气神更足。再回首,一叶轻舟穿峡越谷过万山。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以现代化思维发展乡村旅游,印山致力形成“环境因乡村旅游更美丽、产业因乡村旅游更兴旺、百姓因乡村旅游更富裕”的发展态势,以“农”兴乡村,以“文”促发展,以“旅”期未来。
责编:封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