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杨小娟 罗展
前不久,长沙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收到一封来自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来的表扬信,表扬长沙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坚决贯彻决策部署,闻汛而动、周密部署、有效应对多轮暴雨过程,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损失,实现了人员零伤亡、重大工程零出险。
2023年入汛以来,长沙县先后遭遇12轮强降雨、3次较明显洪水过程。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长沙县紧紧围绕“六个确保”工作目标,全力做好“防”与“备”,打出防汛组合拳,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长沙县金井镇开展防汛暨山洪灾害防御演练。长沙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供图
以“防”当先:高位推进,全域布防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万一失防”。及早谋划防汛抗旱工作,扎实做好汛前各项工作准备,是赢得主动、夺取防汛抗灾胜利的不二法则。
长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防汛抗旱专题会议,多次深入现场,研究部署、指挥防汛抗旱工作。强降雨期间,县政府多位县领导坐镇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度指挥,24小时带班值守、现场督导防汛工作。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各部门、镇街闻“汛”而动,履职尽责,通力协作。精准预警、滚动会商、隐患排查、完善预案方案......长沙县迅速形成了全域布防、执行高效的工作局面。应急响应高效运转。
长沙县共召开防汛会商调度会17次,启动防汛四级响应2次,下发汛情提醒16期,发送各类预警信息80万余条次,开展防汛应急培训演练84场次。
隐患排查全面细致。县政府督查室、防办、自资、水利、城管、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及各镇街开展了多轮防汛备汛督查,第一时间深入一线,认真仔细排查每一处风险点,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县级派出各类检查组38批次,共排查度汛隐患43处,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预案方案完善健全。结合水情、工情变化等新特点,长沙县重新修订了《长沙县防汛应急预案》,对全县水库、涉水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区易涝点等完善了预案方案。此外,长沙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印发《长沙县132座上型水库汛期调度运用方案》,各科局、镇街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演练培训总计43场次。
防汛制度全面加强。重新梳理明确水库、堤垸、泵站、闸坝等各类水利工程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区内涝点等防汛重点区域“三个责任人”共1236名,并向全社会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压实责任人责任。建立健全山洪灾害危险户档案,明确报警、转移、安置等各环节责任人。
以“备”为要:多管齐下,应急处置显成效
有“备”无患,筑牢防汛“安全堤”。长沙县始终强化物资储备、队伍建设与实战化演练,确保防汛物资备得足、调得动,抢险队伍拉得出、打得赢。
防汛物资是打赢防汛抗灾“主动仗”的基础。长沙县完善全县防汛物资保障机制,构建了“2+11+18”物资储备体系,采取政府自储、社会产能代储、实物代储等多种形式,全县储备编织袋、编织布、砂石料、船只、防汛帐篷、伞棚等各类物资均超定额标准的1.2倍。
为强化防汛抗灾队伍建设,长沙县依托武警、消防、民兵应急连、镇街专职消防队,组建了26支县级防汛应急队伍,并与县内三一重工、湖南华汛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保可随时投入挖机、推土机、吊车、渣土车等大型抢险救灾设备198台。各镇街、中型水库、万亩堤垸均组建了防汛抢险队伍,并将“土专家”纳入基层防汛抢险队伍。
未雨绸缪、以练备战。5月11日,金井镇开展防汛暨山洪灾害防御演练;5月18日,黄兴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6月9日,㮾梨街道在陶公庙广场举行2023年防汛应急演练......长沙县始终开展常态化应急救援演练,不断提高防汛抢险工作组织水平与实战能力,增强群众汛期紧急转移避险自救能力。
科技赋能,长沙县实现了与气象、水文、水利、城管、自资、交警等部门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并新增1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设备,进一步提升全县科技防汛水平。强降雨期间,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时观测城区易涝点积水情况,对发现的易涝点进行调度处置,及时消除了渍水风险。
得益于有力有效的举措,应急处置水平稳步提升。在县防指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各部门密切配合,县镇村三级整体联动,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上下一心,凝聚合力,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成功避免了一起又一起险情。
2023年8月2日下午2时,长沙县星沙街道突降短时极端暴雨,最大小时雨强78.4毫米,30分钟雨强65.8毫米,为近10年以来最强时暴雨。凉塘路社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易磊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辖区内的通程商业广场存在城市内涝和淹水倒灌的威胁,立即向上级报告。
接到反馈信息后,长沙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疏散受威胁群众846名,并调集增派1台中型、1台大型抽水车辆,强力开展排水作业。8月3日凌晨3时,通程商业广场有序恢复正常。
由于预警精准、发现及时、处置得当、恢复有力,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通程商业广场短时强降雨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2023年,长沙县成功紧急避险和转移安置人口178人,对受灾情况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并积极开展灾后救助。目前已对全县倒房重建户、严重、一般损坏房屋进行了救助。
责编:封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