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四下基层”在浏阳丨浏阳北盛镇:小组长的“大担当” 担任村民小组长44年,为民服务践初心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基层一线
阅读:87953
2023-12-21 12:27:3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袁安

在浏阳市北盛镇马战村佃里组,只要一提起董才保,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从18岁起,董才保连续担任了44年的村民小组长,担任村民小组长期间,他工作尽职尽责,热心服务群众,俨然已经成为大家心里的“大家长”。

卸任村民小组长后,今年84岁的董才保依旧热衷参与村里的各项事务,尽心尽责为村民服务。支持马战村教育事业发展、牵头出资修建村组道路、关心村里的困难群体,其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村民一致好评。

卸任村民小组长后,今年84岁的董才保(右)依旧热衷参与村里的各项事务,尽心尽责为村民服务。

扎根乡村,尽心尽责为村民服务

12月12日,穿过片片稻田,沿着乡间小道便来到了董才保的家。“你们到了,快进来坐!”老人戴着一顶深色帽子,见有人来,立马起身热情招呼。年至耄耋的他,依旧精神十足。

说起年轻时候的事,董才保立马就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们不叫村民小组长,叫做生产队长。”董才保回忆,回到村上前,他一直奔波于浏阳各地,通过放鸭来维持生计,除了浏阳的各个乡镇,还去过江西、湖北、广东等地。

上世纪50年代,村上联系到董才保,希望他能回村担任生产队长。没有犹豫,董才保接过了这一重担,当时的他也没想到,这一接便是44年。

“那时候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尽管每天从天亮忙到天黑,产量始终提不上去,大家日子过得很紧巴。”董才保说,为了改变现状,他苦学种粮知识,并将种粮技术手把手地教给生产队队员,经过反复摸索试验,粮食产量渐渐有了起色。

之后,作为村组“大家长”的董才保带着村民们出工投劳。修路、修池塘、建房……大家背起锄头挑起筐,日夜奔波在工地上,生活水平一天一个新变化。上世纪90年代,他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领村民种植了30多亩国外松和油茶树,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为了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老组长付出了很多,我们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几十年如一日,他一直行走在改变家乡面貌的路上,令人敬佩……”青丝成白发,董才保为村民服务的心依旧如初,赢得了村民的高度认可。

发挥余热,投身基层公益事业

驱车行驶在马战村佃里组,两旁崭新的护栏与洁净宽敞的马路交相辉映,为村民出行提供有力保障。村民许必勤告诉记者,护栏已经安装多年,如今能够焕然一新,都多亏了董才保。

今年,董才保无意间发现,路边部分护栏经过多年风吹雨淋,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存在安全隐患。“我来想办法!”话音还在耳边萦绕,他便带头捐助了一万余元,对马战村村级主干道护栏进行喷漆翻新。

这是董才保关心支持村级建设的一个缩影。在马战村佃里组有一条小道,每逢下雨,路面就变成了水洼洼。“虽然不是主干道,但走的人很多。”董才保将这桩事一直记在心头。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最终在这条近两公里的小路上铺设了小石子,方便村民出行。

“村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董才保的身影。比如村级篮球赛、重阳节活动,他总会出资出力。”马战村党总支副书记罗祥说,他还连续8年捐款资助马战小学的困难学生,为孩子们送去了温暖。

这些年来,董才保事无巨细地关注着村里的发展和变化,对村里的大事小事都了如指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组长,他总是把村民的事想在前,同样也深得村民信任,大家有什么问题,都乐意找他商量。

“当了几十年的村民小组长,我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这是董才保卸任后依然发挥余热,默默奉献的动力。“只要是父亲想做的事,我们都会支持。”在董才保的儿子董化眼里,父亲是他的骄傲,亦是榜样。

作者:通讯员 袁安

责编:封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