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芷江百余“鸬鹚”上岸 新生活“有滋有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芷江
阅读:189089
2023-07-13 10:28:2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3日(通讯员 江满平 唐文高 杨志桂)“哞,哞,吃草咯。”一大早,杨洪友从山上挑来一大担青草,打开,分发给栏里的10余头牛“用早餐”。

(杨洪友在用青草喂牛)

杨洪友,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原渔业队职工,四代靠在㵲水河里捕鱼为生,城市居民户口,但靠自谋生路,捕鱼最多的一年收入也只有2万多元,一般年份收入1万多元,而且在水里劳作十分辛苦,危险系数很高。2019年,芷江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中央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动员渔民上岸退出捕鱼行业。当年,杨洪友和其他渔民一样,拿着政府的补贴款上了岸。正当他愁着不知今后去干什么的时候,县禁捕退捕办、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和芷江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来到他家,帮助他整修房屋,多次听取他的想法,在了解杨洪友想利用山地养肉牛和生猪时,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当场表态支持,随时提供上门辅导养殖技术,做好防疫工作。2020年初,杨洪友用补贴款买了几十头猪和几头牛,在畜牧部门工作人员的帮扶下获得成功。2022年以来,每年养牛10余头,养猪100余头,纯收入达10余万元,并用赚来的钱买了辆挖机承包工程,每天收入1000元左右。

退捕工作开展前,芷江原有渔民82户112人,渔船83艘,其他各类船舶1890艘,网箱540户8187口54.02万㎡,栏网67户81处19万㎡。渔民被当地群众称为“鸬鹚”,鸬鹚一生在水里捕鱼为生。在退捕工作中,面对上百的“鸬鹚”,工作量十分繁重。为开展好工作,县乡两级政府工作人员按照“一调查、一评议、三审核、三公示”程序,客观、公正、精准与82户渔民全部签订了退捕上岸补偿协议,发放补偿资金155.76万元,拆解涉渔“三无”船舶936艘,拨付资金416.36万元,并为符合条件的退捕上岸渔民补贴社保资金和医保资金,解决了41户退捕渔民的生产生活用地、住房保障等问题,实现了渔民全部退捕上岸转产目标。

县乡两级政府十分注重广开退捕渔民就业渠道。近年来,通过企业吸纳、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企业吸纳就业8人、自主创业4 人、灵活就业33 人、公益性岗位就业32人,实现了有就业意愿有就业能力的退捕渔民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如芷江镇七里桥村退捕渔民吴涛,以前捕鱼年收入不到1万元,退捕上岸后,通过政府部门帮扶,利用小额贷款购买了一辆小货车跑运输。碧涌镇清江村退捕上岸的21名渔民,全部转产从事乡村旅游业服务,收入普遍比捕鱼时多。该村退捕渔民田佐发高兴地说:“我以前捕鱼,年收入只有1万多元,退捕后当了村里的一名辅警,年收入有3万多元。”

芷江水产专家杨高工说:“这些‘鸬鹚’上岸以后,不再打扰水生物的繁衍生息,芷江㵲水河流域、清水江流域的鱼类数量呈几何级增长,目前已成为休闲垂钓者的理想之地。”

责编:唐先彬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