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0日讯(通讯员 曹子静 易翀 颜玉龙 罗娅菲)5月19日,首批省委编办驻芷江侗族自治县岩桥镇黄栗坳村乡村振兴工作队任期结束,两年来,他们远离城市和家庭,深扎在这个大湘西地区的小山村里,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一线,修水利、建道路、兴产业、美环境、促善治、奔共富,推动黄栗坳村容村貌发生蝶变、展焕新颜,村民生活富裕富足、和谐和美。如今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他们却有几分不舍,既有对全村百姓的牵挂,也有对村庄未来发展的期盼。
( 首批省委编办驻黄栗坳村乡村振兴工作队 员 )
细数这两年来的变化,黄栗坳村从一个曾经全县有名的深度贫困村,在省委编办乡村振兴工作队帮扶下,通过实施“组织强村、产业立村、文化兴村、生态美村”发展战略,迅速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巩固了产业发展基础、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成为了周边乡村人人羡慕的“幸福村”。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0年主要依靠光伏发电不到5万元,增长到以经营收入为主的22.5万元,人均收入也提高到1.26万元,相比2020年增幅几乎翻番。
( 芷江岩桥镇黄栗坳村村部 )
振兴传统产业,激活乡村经济活力
黄栗坳村种植柑橘和蔬菜历来已久,曾因此成为周边地区比较富裕的乡村,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年产量达800万公斤,近90%的农户家里都有种植。但近年来由于品种老化、产销不均、农户分散种植、品牌效应缺乏等因素影响,使得柑橘和蔬菜生产效益逐年下降,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也在不断减弱,两项产业逐渐在走下坡路。
工作队通过广泛走访听取专家意见和农户心声,深入调研市场了解产业发展动态,最终确定采取三项措施推动两项传统产业实现振兴:一是实施种源更新计划,依托省农科院、怀化职院等科研院所力量,多次邀请农业专家上门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户改良优化柑橘品种,通过高位嫁接、新种植等方式大力推广阳光一号、春见、锦蜜、黄金贡柚等受市场喜爱的柑橘品种。同时,加强与长沙县高桥镇联彩农业公司合作,引进优质高价值蔬菜品种试种,并适时在全村推广。
( 黄栗坳村民分享柑橘丰收的喜悦 )
二是加强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围绕产业发展新建成规模100亩高标准园艺场、占地2000平米果蔬连栋大棚、占地面积1000平米仓储库房以及库容量600立方米冷藏库房各1个,新挖产业机耕道4.68千米,硬化产业路1.96千米,建设引水支渠9千米,更换虹吸管道0.142千米,形成了“一园一棚一库”的产业基础设施格局,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
( 黄栗坳村2000平米果蔬连栋大棚 )
三是积极开拓销售市场,依托合作社注册“黄栗坳”商标,对柑橘和蔬菜进行统一收购和包装销售,更好发挥品牌效应。
( “黄栗坳”商标 )
同时,率先搭建直播间和开通微店实现线上销售,主动对接零售和餐饮企业不断拓宽线下销售市场,2022年依靠自有销售渠道为村集体经济实现柑橘和蔬菜销售额达到17万余元。
( 黄栗坳村驻村工作队长曹子静(右)和村党支部书记张彬彬(左)直播销售柑橘 )
“村里产业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产业发展规模也越来越成型,对于振兴两项传统产业、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我们是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干劲”,村党支部书记张彬彬满怀喜悦地说。实践也证明,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农村经济才能实现“造血”,农民腰包才能越来越鼓,生活才能越过越火。
打造文化阵地,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村部旁边坐落着一栋漂亮的联排白色平房,走近房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余上学堂”牌匾,房间里整齐摆放着一排排书桌和凳子,这是在农闲之余为村民讲授农业技能的专用教室,两年来,先后在这里组织了乡村振兴网络创业直播带货、农业种养殖技术等各类知识培训,有效帮助农民提高了农业技能。
(
黄栗坳村综合性文化阵地
)
在余上学堂旁边的房间是芷草书屋,里面陈列着涵盖政治、经济、科技、农业、历史等各类书籍3000余册,平时都是免费对外开放,吸引了不少村民闲暇时过来看书学习,尤其是寒暑假期间这里成了村里孩子学习与娱乐的最好活动场所,既丰富了小孩的暑期生活,又减少了儿童暑期溺水危险。
(村民在“芷草书屋” 阅读 )
村里人都知道,这里曾是喧闹多年的村小,后因撤点并校停止办学而被闲置,年久失修已是破败不堪。工作队来了后,为发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作用,通过争取资金帮扶对闲置村小进行修葺,建成了现今涵盖余上学堂、农家书屋、村文化站、文体娱乐场等在内的综合性文化阵地,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载体。
依托文化阵地,工作队积极培育“知识型农民”,鼓励村民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开设农业课堂、结合农业实践带动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22年村“两委”中有2名成员同时考取了电大。同时,工作队深入挖掘侗乡民俗文化,着力讲好侗乡民族故事,系统梳理黄栗坳村发展历史,重温老书记张重保徒手拓荒奋斗精神,将侗乡文化和乡村记忆有机融合,增强村民情感联系和文化认同。
“在农村里能有这么一座文化场所,既可用来学习培训,又可以用来休闲娱乐,这在远近几十里内的乡村都是不可能的事,黄栗坳村民生活在一个很幸福的环境里”,老支书杨顺荣如是说,满脸洋溢着自豪的表情。的确,自从有了这个文化阵地,通过持续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村民精神风貌明显展现出新气象,也更关心村里的发展建设了。
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样板
“干净的水泥马路旁,盛开着一朵朵格桑花,红的、黄的、白的,在阳光照耀下格外美丽;沿着马路尽头是几户农家,门前用竹篱笆围成的菜园子里各种蔬菜长得极为茂盛,像极了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走进院子,映入眼帘的是“清洁户”标牌,屋檐下整齐摆放着农具和柴火,地面也是特别干净……”,这样美丽怡人的农家生活景致就位于黄栗坳村土地冲组。
( 黄栗坳村土地冲美丽庭院建设示范点 )
土地冲组作为黄栗坳村美丽庭院建设示范点,被怀化市市长黎春秋在全市人居环境整治会上进行视频推介,引来了各地争相观摩学习热潮。对工作队而言,打造土地冲美丽庭院样板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一步,也是他们整治人居环境的一面旗帜,旨在以点带面,带动全村百姓自觉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进驻以后,我们就发现了村庄缺乏整体规划、村民房前屋后脏乱差、家禽散养等问题突出,当时我们就下决心要把全村人居环境现状扭转过来,要把整治人居环境摆在重要位置来抓,提出了生态美村的发展思路”,省委编办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曹子静如是说。为此,着眼打造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工作队一方面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建立门前“三包”和环境卫生保持责任制、定期开展人居环境评比等措施,把人居环境评比结果和基础设施建设先后顺序挂钩,从而压实村民环境卫生责任,激发村民积极参与环境美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工作队加大公共环境设施建设,在居民生活聚集点修建垃圾池18个方便垃圾收储,在通组道路沿线安装路灯100余盏点亮村庄,在村部及主干道周围种植花木或果蔬提升村庄“颜值”,依托“水美湘村”项目对溪流河道进行整治及美化,全村村容村貌美化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 黄栗坳村航拍图 )
如今,来自省委编办的新一批干部接过黄栗坳村驻村工作“接力棒”,他们纷纷表示,将握稳乡村振兴接力棒,迅速转换角色,沉下身心融入群众,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和村情民意,与村“两委”干部齐心协力,为黄栗坳村的接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责编:明毅 汪大庆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