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生产1亿余套,占据全国95%市场份额,去年产值4.5亿元,掌握行业话语权
琅塘镇:水阀片“飞”上风口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周俊 邹娜妮 通讯员 刘明
水龙头内的核心部件水阀片,薄薄的两块电子陶瓷片,月生产1亿余套,占据全国95%的市场份额。这是新化县西北边陲小镇——琅塘镇发展电子陶瓷产业的“底气”。
4月17日,记者走进琅塘镇的水阀片生产基地,各类电子陶瓷企业火力全开,环保窑炉热火朝天。问询了几家企业,都是订单满满,产销两旺。琅塘镇党委书记曹利生介绍:“全镇电子陶瓷企业正走出疫情困境,走向全面复苏。”
异军突起
谈及琅塘镇水阀片产业的兴起,绕不开张兰新。
1999年,张兰新开办起全镇第一家电子陶瓷企业,取名泉星工贸有限公司,意寓“全新”,专门生产水阀片。此前,他是怀化市溆浦县一家电陶公司的销售。依托多年从业经历,他从老家琅塘镇招收了100多名年轻人进厂务工。
电子陶瓷以三氧化二铝为原材料,具有耐磨、抗热、绝缘、耐腐蚀等特点,广泛用于电子、通信、能源转化、耐磨产品等领域。作为电子陶瓷的产品之一,水阀片是各类水龙头的核心部件,一套水阀片的生产,需要经过配料、制蜡、融浆、成形、排版、煅烧、打磨等一系列工序,在精度、密度、成形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一个个年轻的“老师傅”相继自立门户,办起家庭作坊,一带十、十带百,将技术教给亲人、朋友,一支水阀片“大军”在琅塘镇快速崛起。到2005年,琅塘镇电子水阀片生产企业和小作坊达到100余家。
企业越来越多,价格战愈演愈烈,这也给老板们“当头一棒”。张兰新介绍:“眼看着价格从1.5元一套一路下滑,2012年只要0.2元一套,企业没有利润可言。”利润的急剧缩水,让不少企业含泪退出。
蝶变新生
无序竞争,原本光彩夺目的“满天星”慢慢失去亮色。破局,刻不容缓。
2014年,张兰新舍去老式工艺,创办新园电陶公司,推出第二代生产工艺,用半自动化设备取代传统的单一机器。同时,投资400多万元,引进环保窑炉,加大废气、废水、排蜡等污染处理。张兰新笑着说:“新的设备能节省一半的人工,免去了环保压力,产能和质量大幅提升,价格也水涨船高。”
有了“带头大哥”,琅塘镇的老板们有样学样,纷纷在创新上动起了脑筋。给排版机装上几个小拨片,就能让所有初级产品正面向上;给热压机装上铁模具,就能将单一的成形变成80个产品一次成形;给打磨车床增加幅度,产品的密闭性成倍增加……
科技创新,让风雨飘摇的水阀片产业迎来“蝶变”。从业10余年的李晒华介绍,“水阀片国际使用标准是25万次,我们的达到60万次。无论硬度、密度等产品指标,还是使用寿命,都远高于同类产品。”
目前,琅塘镇的电陶行业拥有16项发明专利,8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生产的水阀片占据全国95%的市场份额,还远销东南亚和欧美,掌握着行业话语权。去年,全镇的水阀片生产企业整合至28家,产值达4.5亿元,琅塘成为享誉全国的“水阀片之乡”。
再展雄风
4月18日,在琅塘镇五星社区,湖南石友水暖有限公司的标准厂房已完成主体结构,正在加紧装修。这家投资6000余万元的阀芯组装企业,预计7月投产。负责人孙石友介绍:“很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特地把企业从沿海迁过来,准备扎根琅塘。”
有耐高温、绝缘、不生锈等优点的电子陶瓷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琅塘镇党委政府和行业协会提出发展水暖卫浴下游产业思路,把下游产业引进琅塘,形成产业链。“以点带面,在水阀片的基础上,向阀芯、水龙头、高档陶瓷产品进军,把琅塘打造成电子陶瓷的特色产业小镇。”琅塘镇党委书记曹利生成竹在胸。
通过招商引资,已有21家企业与当地达成合作意向协议,一批从事阀芯、水龙头组装、软管生产的企业,正陆续进驻。在团结山村的永标电陶扶贫车间,一排排蜂窝雾化芯正快速生产。总经理戴恩标笑着说:“我们依托水阀片的制作技术,生产蜂窝雾化芯,适用于各类便携式雾化器,目前供不应求。”
拉长链条,转型升级,众多农民出身的琅塘老板们把小产业做出了大文章,齐心协力让水阀片“飞”上风口。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4月20日07版)
责编:曾玉玺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