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防疫特写】肩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桃源
阅读:155107
2022-12-01 10:22:5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1日讯(通讯员 郭婧)肩,《辞海》解字有三意,一为肩膀,二为担负,三为姓。寒冬凛冽的桃源,也正发生着几件关于“肩”的故事。

11月30日中午,张力正在执勤点吃着盒饭,看到换气师傅骑着三轮车慢慢驶来。

“你来啦?放着吧,我去送就行。”这是和换气师傅的第二次照面,张力略显熟络,顺手就接过罐子,使了一把力,扛在了肩上。

说是第二次照面,其实第一次就在三个小时前。早上9点多,作为桃源公安的一员,张力正在城南指定执勤点参与疫情防控任务。“有住户说气用完了,要我去跟她装罐新的。”换气师傅向他而来。

县城有序管控期间,天然气用户只需手机缴费便可续气,但老城区依旧有很多使用液化气的私房住户,需要用完即换。为保障液化气用户的生活需求,县城调度对应企业安排6名换气师傅在城区收罐,但因不能随意进出指定街巷,送货到户成了问题。

“灌满的气罐有四五十斤重,我不去送,怎么上得了楼哟?”师傅有点疑虑。“我去。”张力马上回答。

张力肩扛液化气罐送气上门

几个小时后,新罐的液化气如约而来,张力步行100米,登梯二十余阶送到居民家门口。居民连声道谢,张力感觉天气寒冷,但心里却暖和。

无独有偶,统战部新阶联秘书长刘德平昨日在西苑社区也扛过4个液化气罐。保生活正常运转,大家都在行动。

“不存在额外多做了事,群众的事都是我的事。”扛完第一罐,40岁的张力说话都有些喘。“没事,说明我扛少了。多扛几次,就练出来啦。”他笑着说。

11月30日早上8点,王小纯戴上口罩准时赶到了美团外卖桃源站,按照要求对自身、手机、摩托车和配送箱完成了消毒,便上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王小纯肩背粮油包派送物资

“电力局有一单要粮油物资的,我取好了马上去送。”王小纯骑着摩托车来到好润佳超市万和店仓库。打包员事先准备好的物资包已整齐摆放在取货点,王小纯依单点数,然后一个起身,将米袋甩搭在肩上,扛到了50米开外的摩托车上。

“最近多了些‘重量级’的物资单,用到了以往接单不会用到的肩膀。”王小纯说,县城有序管控,居民较少外出购物,但对于生活物资的需求仍在。为支援物资保障工作,在安全的前提下,王小纯和80名美团骑手主动请缨参与配送。3家超市、2家药店负责供货,骑手们凭借自身对于城区位置的精细了解,无接触取、送单,及时运到指定地点。

气温骤降,冷风微雨,送货难度加大。王小纯戴上了护膝和手套,减慢了骑行速度,将以往一线多单改为了一次一单,手提肩背跑前跑后,10分钟后,物品被准确送达电力局门口,及时交接给社区工作者,完成上户配送。直到下午6点下线,王小纯派送大物资单5趟,小物资单26趟,车辆里程超过100公里。

“能给居民送物资,我们也觉得很荣幸。”王小纯说,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都非常辛苦,如果骑手不参与,那他们的工作压力会更大,“抗疫是大家共同的事,我们肩上也有责任。”

“全省有一次强寒潮大风天气过程,最低气温降至0℃左右,大家外出核酸要做好安全防护,也要做好添衣保暖……”11月29日前夜,气温骤降,天亮后,刘少龙没时间赖床,将喇叭往肩上一挂,一脚跨出了家门。

“喇叭里放过县防疫指挥部的各项指令,也放过核酸检测注意事项,只要是与群众相关的温馨提示都会及时播报。”刘少龙说,这几天县城进行有序管控,喇叭成了他在莲花湖社区工作的标配。

莲花湖社区在县城中心,和其余十来个城区老社区一样,巷道复杂,没有集中的物业管理。刘少龙管辖范围内的连家桥网格就有13条小巷,24个巷口,12处对外通道。老城区网格化管理,除了靠微信群,也要靠背后的小喇叭穿街走巷宣传不停。

刘少龙肩背喇叭走街串户做宣传

喇叭里不停播放着降温后的防疫提示,刘少龙自己的脸、手却早被寒风吹得通红。“我这还不算什么,我的‘战友们’才是真辛苦。”刘少龙知道,为了完成这次特殊的防疫任务,社区干部很多都睡在了办公室,有些志愿者还睡在了车里。他们经常是凌晨三四点还没躺下,天不亮又起了床。相邻社区也都在有序坚守,切实为老百姓解决着各项困难。

“县里每天都及时更新着防疫提示,转化成音频后在城区播放。”刘少龙说,喇叭背在肩上不重,但宣传的责任却很重,“我也要做好防疫宣传者,让大家早日听到我们胜利的消息。”

11月28日早上4点,天还没亮。数不清这是今夜爬过的第多少层楼了,背着消毒背桶的郭学清感觉肩膀被勒得生疼。

从晚上七点接班,到第二天凌晨4点换班,作为桃源疾控的一员,郭学清和其他9组人员,一起承担着全县重点人群的核酸上门采集工作。

郭学清肩扛消毒背桶在隔离点进行消杀工作

“他58岁,快退休了,单位本来安排他负责内勤,可他见采样消杀人员不够,总是主动请缨参与外勤。”熬过最晚的夜,也去过最远的西安镇,郭学清挺身而出的故事,同事们都能说上几个。

桶净重6斤,倒入一整瓶500毫升的消毒水,再以1:50-100兑入清水。配比后的背桶重达四五十斤,用绳带捆绑,双带背负在郭学清肩上。

郭学清一组一般是3人配置,一人负责流调,一人负责采样,一人专职消杀。每上一个户,郭学清不仅要对采样对象屋内外对应位置消杀,也要对医疗废物垃圾进行喷洒消毒,一个夜晚上户二十几次,同组的何乔尝试着拎过郭学清的消毒背桶,只一小会,都感觉十分压手。

这样的背桶,全县的总数并不少。背负它们的,有疾控人员,也有医生、护士、保安、村干部、志愿者……

“这个桶我还是扛得起的,我要保护群众的安全,也要保护我们同事的安全。只要大家都安全,我的肩膀,痛得值得。”郭学清说。

肩,肩膀、担当、姓氏。

在桃源,肩姓的人十分罕见,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工作者们,几乎也都不姓肩。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肩膀,肩负起人民的安全,担当着防疫的重任,在这个寒冬用最温暖的力量,诉说着关于“肩”的故事。


责编:曹志武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