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复制推广“自贸通” 助企融资逾15亿元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三一路2号
阅读:267477
2022-11-15 17:10:2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5日讯(长沙经开区工作站记者 杨晓慧 通讯员 刘丽娟)“自贸通”综合金融服务,最初是由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推出的一项助力自贸试验区外向型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和结算成本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在复制推广“自贸通”综合金融服务方面,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沙经开区区块坚持以“增信、降费、服务”为核心,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结合园区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和本土化创新,用精心耕耘所得的实践成果,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自贸创新发展答卷。

首家!融资租赁公司

通过政府性金融资源与银行、保险等优质商业性金融资源有机融合、优势互补,长沙经开区拓展了园区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手段,丰富了园区融资产品,提升了多元化金融服务能力。

长沙经开区财政金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今年1月,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成立的首家融资租赁公司——湖南星城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在园区正式落地。4月,这家公司为湖南自贸试验区首单“融资租赁+工程机械设备出口”业务首期投放资金1000万元,租期24个月。截至目前,已为湖南5家企业累计投放融资租赁款4500多万元。”

目前,区属金融服务机构已涵盖金融服务中心、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牌照日益丰富。此外,长沙经开区也大力招引其他优质金融机构,已有交通银行、招商银行、长沙银行、中国太平洋产险等30余家大型持牌金融机构、地方金融机构落子长沙经开区,金融体系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超10亿!企业融资担保资金

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难在抵押物不足、信用薄弱。一方面,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信用短板,降低企业融资门槛,长沙经开区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的增信作用,同时成立风险补偿基金和过桥转贷基金,专项为符合园区主导产业链上的企业融资增信,三管齐下解决企业融资难、续贷难的问题。

今年园区某企业因业务规模扩张,但抵押物较少,面临融资困境。长沙经开区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了解后,在第一时间奔赴企业现场展开调研,之后制定了授信方案,分别于今年6月、8月为其在某股份制银行的600万元和400万元两笔共计1000万元的贷款提供了担保服务,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今年以来,长沙经开区已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超10亿元,提供风险补偿基金增信1.3亿元。

另一方面,为着力破解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打通信息壁垒,长沙经开区基于“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搭建了长沙经开区区块链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对企业进行精准“评级画像”,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和监测信贷风险,打消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顾虑,同时提升金融机构信贷审批效率。该平台于今年已正式上线,目前入驻金融机构达20余家。

一揽子!特色政策体系

护航企业,政策先行。为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长沙经开区相继出台了融资贴息、免融资担保费、上市补助等一揽子政策,从多个角度对企业融资给予奖补,形成了具有竞争力、个性化的特色政策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的金融政策保障。

今年8月,园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无法办理续贷手续的难题。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长沙经开区委派金融服务中心迅速前往企业,同时与相关银行进行对接,为企业制定了手续便捷、成本最低的转贷方案。最终,企业得到350万转贷资金,顺利完成转贷。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长沙经开区的金融帮扶政策,为我们节约了近50%的融资成本,也避免了我们资金链断链风险。”

融智!政府金融服务模式再升级

为全方位助力企业加快发展,长沙经开区在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持续发力,不断优化升级,实现从了传统的以银企对接、融资搭桥为主要手段的政府金融服务模式,向“‘融资’+集信息处理、产品创新、智力输出等为一体的‘融智’”模式升级,构建了从广泛调研深挖需求,到金融资源精准对接,再到金融产品定向研发,再到持续追踪回访、政策配套保障于一体的链条式、闭环式金融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以“金融集市产品创新研发中心”为例,长沙经开区在已有的风险补偿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等增信措施基础上,根据园区企业特色需求与银行一起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先后推出了“增信贷”“便企贷”等创新产品。截至目前,“增信贷”等产品已为多家园区企业提供近4000万元授信。

2022年以来,通过精准对接银企融资需求、融资增信、开通风险补偿基金服务绿色通道、产品定向研发、综合金融咨询、资本市场业务培训等多种举措,长沙经开区让企业真正享受到了自贸红利。截至目前,园区组织开展了银企对接活动20余场,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超过15亿元,服务企业400余家次,已拨付上市补助资金840万元,拟拨付各类金融帮扶资金800余万元。

责编:陈琪

来源:新湖南长沙经开区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