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蚯蚓翻土 5G气象站“护航” 看一条蚯蚓如何“串起”铁篱村智慧农业链条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头条
阅读:28825
2022-04-22 10:21:42

“小小蚯蚓能做啥?”

在天元区雷打石镇铁篱村,小小蚯蚓能串起一条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

5G农业气象站上的风速传感器,一直转个不停;智能喷灌系统遍布种植区;黄蟠桃种植区里,栽种了半年的黄蟠桃树苗,“个头”不高,却“精神抖擞”。近日,记者在株洲裕农优质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农),看到了5G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新面貌。别具一格的是,基地里,近100个黑色圆柱形“虫塔”均匀分部在树苗旁,这里面的9万条蚯蚓,是循环农业发展的“关窍”。

“小蚯蚓”显“大身手”

“可别小瞧这些蚯蚓,它是自然界的‘分解者’,能使农业‘垃圾’变废为宝,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双赢。”裕农负责人王毅,随手挖起一捧泥土,一条条肥硕的蚯蚓从指缝间瞬间“溜”走。

去年5月,王毅在铁篱村流转了70余亩田地,打造“智慧农业”种植基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种植有生菜、黄蟠桃、草莓等。

刚来这里时,王毅打量着这块土地,俯身捏一捏土质,便发现其土壤类型是红壤、黄壤土,存在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较低、板结等问题。

“想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去疏松土地,这是一笔很大的投入。”坚持不走传统农业老路的王毅,从山东引进9万条蚯蚓,放入“虫塔”里面,把他们当成疏松土壤的免费“劳动力”。同时,他还从内蒙古运来100多吨羊粪,和石灰、其他微生物制剂等一起放入土壤中,开启了他循环农业的发展之路。

王毅介绍说,别看蚯蚓个头不大,但“饭量”却不小,作为“地下工作者”,每一条健康蚯蚓,每年可翻20吨到40吨的泥土。它们的“伙食”包括菜叶、秸秆、禽畜粪便等,蚯蚓“吃饱喝足”之后,大量繁殖,能加速改变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

王毅算了一笔账:在4个大棚中,放入200公斤的蚯蚓,60天后,能繁殖蚯蚓2000公斤,可扩殖到10个大棚里。其间,这些蚯蚓不仅能消耗粪便、菜叶等垃圾60吨,还能产出近30吨的优质蚯蚓粪,这些蚯蚓粪便,能改善土壤、增强肥力,使“垃圾”变成种植瓜果和蔬菜最理想的生物有机肥。

也就是说,一些难处理的庄稼秸秆、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由蚯蚓之“口”,串联起一条“农业废弃物—蚯蚓粪肥—农业种植”循环产业链,实现土壤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立多样化农田生态系统

种植一种植物,辅助另一种农产品的生长,吸引害虫的天敌来减少害虫,通过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形成微生物生态循环体系、动物生态循环体系、植物生态循环体系……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建一座安全的“食物森林”。这是王毅心中的田园牧歌——打造一个多样化农田生态系统。

蚯蚓,是多样化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其他规划也都在不断完善中:5G农业气象站已经建成,每隔一个小时,王毅手机上就能接收到5G农业气象站的最新气象信息:温度18℃,风向北风,土壤PH10.35……大数据时代下,这个设备能对气候和土壤进行全天候现场监测。

“水肥一体”智能喷灌系统遍布种植区;微耕机械设备如翻耕机、覆膜机、除草机、起垄机等一应俱全;12座双膜大棚都已搭建好,种植的1300棵黄蟠桃树,2000棵香椿树长势良好。

“前期投入这么多,基地的果蔬产品会不会比市面上的贵很多?”面对记者的提问,王毅摇摇头说,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从长远来看,蚯蚓的产出效益要高于投入成本,也就是说,生态循环农业下的农产品,不仅品质更优,产量更高,价格还会更便宜。

在黄蟠桃种植区的另一片空置的土地上,王毅已经规划好了:“这里设置植物迷宫、草莓采摘区、生态鱼塘、农耕教育区,把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通过采摘经济,带动乡村旅游。”

作者:杨如 胡乐 杨炽焰 文钦

责编:谭舒文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