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淡水养虾“钱”景好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头条
阅读:18971
2021-09-22 11:47:53

​      9月15日清晨,天空微亮,芦淞区白关镇竹林村党总支书记曾江华和3位村民,来到村上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准备捞虾。

      曾江华负责称重、村民记账,技术骨干陆续将虾装好,前来挑虾的客户三五成群,不一会儿,100斤虾都装车出发。

      南美白对虾,是竹林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项目。竹林村以党建引领发展“一村一品”,做强富民兴村的“一只虾”工程,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

      ●村里有了“一只虾”工程

      9月15日,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位于白关镇竹林村大京学校附近的养殖基地内,4个虾池中,一个个气泡不定时从池底冒出水面。村民站在池边,往虾池中扔出网笼。10分钟左右,村民开始收网,只见一只只白对虾足有18~20厘米长,煞是喜人。

      曾江华告诉记者,竹林村位于山坳,村集体经济薄弱。今年村支两委班子换届后,党总支决定实施“党建+水产养殖”强村富民战略,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我们通过党员示范引领、村民共同入股的形式,鼓励村级党员干部主动投入‘一只虾’工程。”曾江华说。党员干部主动做好“红色”纽带,积极发动虾农参加养殖培训,让虾农及时了解当前水产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动向,使“一只虾”工程与时俱进。

      ●繁育虾苗一波三折

      不是冷冻虾,从虾塘捞上来就能上餐桌,价格比超市还低,这就是竹林村培育出来的南美白对虾。但这种虾,却是好吃不好养。

      繁育虾苗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淡水饲养南美白对虾,首先要破“水”。今年4月开始,竹林村的“一只虾”工程启动,村里带头修建虾池,将淡水经过技术处理后,做成类似近海水域的养殖环境,按照每个池子放入2万尾虾苗的比例,5月正式实验养虾。

      虾苗培育期间天敌多,同时白对虾具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其生活的水温需要保持在20℃左右。曾江华说,细节决定成败,育苗的每一环节都很关键。

      经过党员干部以及养虾技术骨干的无数次摸索,竹林村的南美白对虾基地先后克服了虾池缺氧以及虾苗容易患病虫害等不利因素,第一批虾苗成活率达到了80%。

      ●小虾池翻起“致富浪”

      守着“巴掌田”如何发展?“乡村要振兴,还得靠产业。”曾江华深刻意识到这一点。

       竹林村的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协助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水产养殖户,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向党靠拢,让“一只虾”工程保持年轻活力,有效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养虾,销路如何解决?“目前基地试验培育的第一批4000斤虾子,都是买家自己找上门来,属于供不应求。”曾江华介绍,农村地区红白喜事对虾子需求量大,加上规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投资小、回报成本高,产业高峰远未到来,潜力巨大。

      在效益方面,除去虾苗、饲料的成本,虾池的虾苗一般4个月便能上市,一年可养二茬。“每斤售价在35元以上,个头越大售价越高。”更让曾江华高兴的是,连月来,看到基地的养虾技术越来越成熟,不少村民也萌发了养虾致富的念头,纷纷前来取经。

      下一步,竹林村将增加对水产养殖的项目支持,在30个组推广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计划。同时,依托毗邻大京水库、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作者:杨凌凌

责编:彭姝偲

来源:株洲日报·掌上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