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门客户端4月11日讯(记者 易姣妃 唐小婷 )春风拂过澧水河畔,常德市石门县人力资源市场大厅里人头攒动。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用工信息,求职者或驻足查看,或在服务台前咨询政策。这场定时定点启动的“周二面试会”,正通过线上线下多元服务模式,为劳动者和企业架起“双向奔赴”的桥梁。
精准施策破解供需难题
春节前夕,县人社局组建4支调研小分队,足迹遍布27个乡镇街道和石门高新区。
“我们既要摸清返乡人员底数,更要读懂他们的就业期盼。”县人社局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余化龙说道。打开人力资源数据库,上面详细记录着7万多名返乡人员的技能特长、就业意向和培训需求。与之对应的,是园区83家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其中达韵电子、炫通科技等园区企业节后用工缺口达300余人。
针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县乡两级就业服务专员开展“一对一”帮扶;重点企业则享受“定制化招聘套餐”,从岗位发布到专场面试全程护航。在磨市镇,43岁的陈红霞在抖音上看到县人社局招聘会信息后,参加了“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找到新工作,如今已是达韵电子生产线上的熟练工,“月薪3700元还包吃住,比在外漂泊强多了”。
智慧赋能提升服务质效
走进湖南炫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发往海外的蓝牙耳机订单。“多亏人社部门帮我们招满200名新员工,现在不愁人手。”人事经理周伟指着自动化生产线介绍。这背后,是“十点直播带岗”累计30多万次的观看量,是“入企探岗”短视频在老乡群的刷屏传播,更是就业小程序每天上千人次的访问量。
县人社局开发的“就在石门”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主要有求职招聘、技能培训、零工驿站、就业地图、村级平台、就业帮扶六大功能模块,只要输入关键词,立即可弹出相关需求信息,解决群众就业不充分,人岗不匹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每个社区设置的零工驿站线上服务板块,及时提供家政服务员、商场促销员、酒店洗菜工等用工岗位,让部分年龄偏大、无法外出务工的社区群众就业不再是难题。
多方联动凝聚就业合力
3月8日,兰园广场“巾帼就业专场”气氛热烈。县人社局与县妇联共同搭建的就业平台,吸引34家企业提供会计、质检、客服等适配岗位2000多个。“这个岗位离家近,工资待遇也不错。”求职者杨梅在企业展位前仔细咨询。当天,像她这样达成就业意向的女性求职者有105人。
在南北镇薛家村,就业服务延伸至土家山寨的各个角落;在楚江街道老西门社区,“就业夜市”让居民饭后散步就能找工作。据统计,今年“春风行动”期间,全县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73场,组织送岗下乡52次,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吸引求职者 1万多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271人。
“就业服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县人社局局长文林说,接下来人社部门将进一步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就业服务举措,让就业春风吹遍石门每个角落。
责编:张黎明
一审:张黎明
二审:张勇军
三审:池琳
来源:石门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