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临邑聚才 | 唐世中:深山里的致富“鸡”密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要闻
    阅读:8709
    2025-04-09 17:09:28

    龙源临武客户端4月9日(记者 雷婉婷 黄玲艳)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游子选择归巢反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37岁的唐世中便是其中一员,他毅然告别漂泊打工的日子,扎根临武县金江镇林森村。在这里,他凭借着对农业的热爱与独到见解,投身循环农业领域,打造出“云雾跑山鸡”特色品牌。从“打工人”到“鸡司令” ,唐世中用原生态养殖技术,走出了一条亮眼的绿色致富之路,成为乡村振兴实践中的生动范例 。

    早上8点,“鸡司令”唐世中早已穿梭在竹林鸡舍间,一群群体态匀称的土鸡扑棱着翅膀涌向食槽,羽毛在晨光中泛着油亮的光泽。

    养殖基地负责人唐世中介绍,鸡的日常饲料以萝卜、白菜搭配细糠和玉米为主。这样的饲料组合不仅能够满足鸡每日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还能保证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

    5年前,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还是一个辗转各地的打工人,为了陪伴留守子女、照料年迈双亲,唐世中毅然踏上返乡创业路。从2017年起,他先后到蓝山、宜章等地学习养鸡技术。2024年他带着积攒的养殖经验回到了金江镇林森村。

    唐世中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绿色健康食品日益受到青睐。林森村气候条件优越,环境优美,养殖的鸡肉质优良,市场价格比普通鸡肉高出30%,市场前景很好。

    在规划好养殖场面积后,唐世中和家人一起开荒了10亩地,购买了300只土二品种的脱温鸡,开始了走地鸡养殖。“通常早上七八点钟就把鸡赶到后山上吃草,一直到太阳落山才回来。它们在山间自由奔跑,一天的运动量非常大,还会在地里捉虫子吃。这样的生活方式让鸡肉质紧实,口感格外香醇。”这些走地鸡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生长,自由觅食,饮天然山涧水,不仅可以减少病害发生,肉质也比普通鸡口感更好。

    然而,高海拔养殖是把“双刃剑”,在带来优势的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虽然低温环境造就了紧实肉质,但8个月的生长周期和养殖成本也比平原地区多出一倍。

    为守住品质底线,突破成本瓶颈,唐世中创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模式,将鸡粪发酵成有机肥种植玉米、南瓜、红薯等作物,这样一来就可以降低一半的养殖成本,通过循环农业破解了品质与成本难题,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平衡。

    目前,唐世中的养殖场共养殖了1500只跑地鸡,“云雾跑山鸡”也因其肉质鲜美,形成稳定客群,月均售出生态鸡100余只、土鸡蛋800余枚,月销售额突破1.5万元。

    唐世中表示:“先慢慢开垦土地,再扩建几个鸡棚,今年计划将养殖规模扩大到2700至2800只鸡,争取实现年销售额达到50万元的目标。”

    编后语

      唐世中用一只鸡,打开乡村致富大门。他的成功,不仅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像唐世中这样的实干家,以智慧和汗水挖掘乡土潜力,把绿水青山的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乡村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无限可能与希望。订购热线(养殖基地负责人 唐世中 15073555938)。

    责编:黄玲艳

    一审:唐芳

    二审:李艳玲

    三审:唐薇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