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9日讯(屈原区贸促会供稿) 4月7日,区党委书记向科军率队赴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交流学习,对接科研成果转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湛江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
向科军一行先后参观了植物源甲基硒产品研发实验室、油菜薹(硒滋圆1、2号)小试中试基地及生产加工车间等,详细了解相关产品的技术优势、研发工艺及合作模式,实地感受科研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流程。随后,双方举行科技对接会,深入探讨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张扬勇、副所长邓乾春、成果转化处处长李俊出席,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相关负责人参会。
会上,向科军详细介绍了屈原管理区基本区情、国家农高区创建进展及农业科研合作成果。他指出,油料作物研究所在植物源甲基硒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成果转化经验,对屈原创建国家农高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科技赋能是国家农高区建设的核心引擎,油菜薹(硒滋圆1、2号)品种适配屈原冬闲田种植条件,可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他表示,热忱邀请王汉中院士和油料所专家团队赴屈原实地调研指导,深化实施战略合作。我们将重点探索“稻-稻-油”“稻-稻-菜”轮作模式,开展油菜薹及特色油料作物品种试验,加快推动植物源甲基硒生物合成项目合作,前置谋划富硒功能性食品产业,同步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屈原将以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服务,为双方科研成果转化合作提供最优生态。
王汉中院士在讲话中指出,双方合作应聚焦屈原管理区冬闲种植场景,以“稻-稻-油”“稻-稻-菜”模式为试点,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为导向,开发高附加值富硒功能产品。他强调,要坚持“全区域布局、全价值发掘、全产业链开发”的“三全高效模式”,构建政府引导、科技支撑、农民受益、市场认可的良性循环,实现多方共赢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责编:周家希
一审:周家希
二审:姜瑶
三审:周江
来源:屈原管理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