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7日讯(通讯员 廖力生 ) 清明时节,祁阳人社系统以 “乡土、乡情、乡愁”为纽带,创新实施“春风入户”专项行动,组织百余名干部职工、563个村就业社保专干、协理员成立 政策服务矩阵,通过“云端服务+精准推送+跟踪问效”三维模式,精准服务返乡群众。
以乡音传党声,政策宣讲零距离 。针对外出务工群体“政策知晓率低、业务办理难”的痛点,人社干部职工化身“政策邮差”,组建乡音宣讲队,依托农家书屋、祠堂戏台等文化地标,创新开展“屋场夜话”“祠堂恳谈”等特色活动,用俚语方言解读就业政策。精心编制的“企业用工信息手册”“就业社保政策汇编”涵盖最新企业用工信息和就业社保新政。特别设置高校毕业生“职业导航”、脱贫人员“岗位直通车”,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清明期间,88场“院落恳谈会”架起政策连心桥,9762份“就业社保政策锦囊”精准匹配需求。
用科技赋新能,民生服务全天候 。打造“线上+线下”智慧服务矩阵。线下设立“流动服务站”,累计解答政策咨询563件;线上依托“祁阳人社”服务号,推送岗位需求信息和就业社保政策。创新建立“三单闭环”机制:群众点单-专班接单-跟踪销单,对社保转移等复杂业务实行“一诉求一专班”服务。建立的“乡情驿站”微信群,通过政策动漫、政策长图等形式,使务工人员实现“指尖问政”。
双线并行促文明,乡风浸润暖人心 。创新“政策+文明”双宣讲模式。在发放就业手册时同步开展“文明祭扫进万家”活动,2300份防火指南化作文明新风载体。人社干部职工既当“社保讲解员”,更作“文明传播者”,既讲透“参保提档”的养老账,也算好“文明祭祖”的文明账。通过深入细致走访,收集返乡能人创业意向47条,促成“土专家”带徒传技结对21对,实现民生服务与乡风文明同频共振。
这场浸润着泥土芬芳的政策甘霖,不仅温暖了游子的归乡路,更催生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如今,在祁阳的阡陌乡间,“乡情工作法”正书写着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
责编:陈瑾莹
一审:陈瑾莹
二审:李碧星
三审:刘志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