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融媒4月2日讯(记者单师薇)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蒸湘区如何利用城郊优势源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下一步又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两会采访现场,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与记者讲述着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乡村面貌持续改善、乡村治理更加稳固的美景愿景。问答之间,蒸湘区乡村全面振兴壮美画卷徐徐铺展。
“蒸湘区属于典型的‘大区小农’,2个乡镇都是城郊乡镇,除了抓好‘五大工程’和守牢底线外,如何结合实际,跳出‘三农’抓‘三农’,实现特色农业和精品乡村融合破圈是我们今年工作思考的重中之重。”就2025年工作打算,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向融媒体记者介绍,要提质增效,在振兴乡村产业上创新创特。
夯实主导产业。利用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载体,加快发展设施渔业、设施蔬菜、特色家禽养殖。围绕蔬菜、水产、水果等主导产业,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加强乡村产业规划,支持粤港澳大湾区 “菜篮子” 基地建设,提升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推动加工企业产能升级,发展精深加工,构建 “种养 — 加工 — 商贸物流” 产业形态。
激发龙头活力。发挥金雁、誉湘龙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联合合作社等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争创省级示范联合体,做大 “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创新,开展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新模式研发应用,带动产业升级。引导企业拓展业务,向观光、体验、创意农业新业态延伸,优化产业链。
擦亮特色品牌。培育推广“金雁米”“金林面”“誉湘龙油”“雨母鱼”“华农葡萄”“雨母菁香”等优质农产品品牌,整合品牌资源,构建以 “源自雨母” 为核心的 “蒸字号” 品牌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培育绿色、有机农产品,提升竞争力。做好产品包装策划,升级12类56款产品包装。借助 “源自雨母” 视频号及电商平台,拓宽品牌影响力与产品销路。
促进产业融合。依托乡村资源,推进 “农业 + 文旅”“农业 + 食尚”“农业 + 教育” 融合,以产业链思维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一三融合”,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打造消费场景,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做优资源长板,植入文旅、康养、研学等多业态和农业跨界融合,探索打造市民农场、乡村课堂、田园摄影等乡村新玩法,增强乡村吸引力。
责编:黄欣
来源:蒸湘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