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沅江客户端4月2日讯 (记者 张劲杨 张晗曦 通讯员 郭朗晴 危卓)近年来,沅江市草尾镇民主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将蒜薹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该村通过构建政策扶持、技术指导、设施完善、市场对接的全方位发展体系,蒜薹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攀升,已然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来到民主村,大片的蒜薹田仿若一片绿意盎然的海洋。田间,村民们正趁着晴好时光忙碌采摘,他们手持特制的采薹工具,弯着腰,动作娴熟地穿梭在蒜薹植株间,一手稳稳地握住蒜薹根部,另一手轻轻一抽,鲜嫩的蒜薹便采摘下来了。今年50岁的村民刘建新原本在外务工,在得知家乡蒜薹产业发展十分红火后,便毅然决然地选择回乡,如今在蒜薹田里忙碌的他额头虽布满汗珠,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刘建新说道:“我觉得蒜薹产业发展前景很好,所以就想着回到家乡,不仅能赚钱,还能陪伴家人。我今年种了10多亩,亩产大概有1000多斤,平均一亩能赚七八千元钱,销售也不愁,都是上门收购。”
收购现场同样热闹非凡,收购商们驾驶各自的货车前往各农户家中,有条不紊地称重、结算。工作人员仔细核对数据,将现金递到村民手中,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场地。
收购商陈庆安夸赞道:“民主村的蒜薹特别棒,质量好,味道也好,我们现在天天在这里收购蒜薹,每天最少要收购两万斤左右,然后卖到长沙、益阳等地。”
自2016年民主村蒜薹产业规模化发展以来,如今全村已有590余户村民参与蒜薹种植,种植面积也从曾经的几亩小试点发展至如今的1153亩,其中50%还是利用了村民房前屋后的荒坪隙地,平均亩产1750斤左右,价格随着市场波动大约在3至20元不等,每亩平均产值可超7000元。
民主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郭希明告诉记者:“我们村的蒜薹产业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认可,给我们发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证书。目前,我们村主要是利用荒坪隙地种植蒜薹,因为它是旱土作物,不需要打农药,只要不被水淹,就能长得很好,现在农户的收入相当可观。”
草尾镇民主村通过发展蒜薹产业,不仅盘活了乡村“方寸地”,更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责编:张劲杨
一审:张劲杨
二审:曹建华
三审:项膑之
来源:沅江市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