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外桃源客户端3月26日讯(通讯员: 龙钒 ) 晨光初露,青山含黛。3月25日清晨,沙坪镇民兵训练场上军容整肃,30名基干民兵身着迷彩服,以实战姿态迎来年度集训。与往年不同,此次集训不再局限于以往常规化训练科目,直接将队伍拉进防汛抢险、地质灾害应急转移和森林防灭火的实战化演练场。
基干民兵集合列队
“接防汛指挥部通报,陈家冲水库排查发现管涌险情!”随着应急广播骤然响起,民兵应急排成员闻令而动。铜锣叫应、巡堤查险、装填沙袋、构筑围井……成员仇萱抹了把额头的汗水,手上动作却不停:“去年‘6●22’特大暴雨山洪地质灾害发生时,我们就在抗洪抢险一线奋战了二十多个日日夜夜,这些干练又规范的动作是在实战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不远处,无人机正实时回传水库水位现场画面,科技赋能让防汛调度有了“千里眼”。
应急排民兵巡堤查险
暴雨预警突至,模拟地质灾害点出现滑坡险情演练开始。民兵队伍迅速切换任务模式,协同镇村干部开展“敲门行动”。一时间,警报声、铜锣声、口哨声急促响起,应急转移组挨家挨户排查、搀扶老人,将参与演练的20余名灾害点附近群众紧急转移至安全安置点。“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每个环节都按预案反复演练过,绝不留盲区!”镇自然资源工作分管负责人张文明一边清点人数,一边检查安置点的物资储备。这一场景,正是“应转尽转、不落一人”要求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组织地质灾害点群众有序转移
演练过半,田野间突现浓烟,森林防灭火演练紧接着展开。风力灭火机的轰鸣声中,民兵们兵分四路:消防组驾驶消防车迅速到达起火位置,出水喷射控制火情,突击组持打火拖把等装备正面强攻,后勤组架设水泵建立隔离带,警戒组做好火灾现场周围的警戒和守护。背着消防水带的唐源健步如飞,“我们定期巡逻,哪里有易燃植被,哪里有天然水源或者消防水池,早都刻在脑子里了。”
出动消防车进行灭火
集训现场,镇武装部部长陈仙龙针对本次演练过程中存在的短板进行练后总结:“民兵应急训练不是花架子,关键时刻要拉得出、用得上!”据介绍,此次将基干民兵集训与实战演练深度融合,既检验了民兵应急反应能力,又锤炼了应急应战本领。现场观摩的村民陈大爷竖起大拇指:“看见这些‘迷彩绿’,心里就踏实!”
从“纸上编兵”到“沙场练兵”,从“单一技能”到“多能协同”,沙坪镇民兵建设正在这片基层沃土迸发新活力。当迷彩身影与青山碧水融为一体,这支扎根乡土、守护乡亲的民兵队伍,正用忠诚与担当筑起沙坪镇坚不可摧的平安防线。
责编:谢瑾
一审:谢瑾
二审:李军
三审:曹志武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