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7日讯(通讯员: 林彬 吴向申 )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闭幕。全国人大代表、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石佳,带着两会“热腾腾”的政策春风,跨越千里回到家乡花垣县石栏镇。在苗绣工坊与茶园交织的土地上,她将国家战略化为乡土实践,奏响乡村振兴的“协奏曲”。
石佳向村民分享两会“好政策”(本组图片均由林彬、吴向申拍摄)
在湘西七绣坊的苗绣工坊内,石佳以鲜活的语言向乡亲们还原两会现场,解读两会政策。从“智慧农业”到“非遗活化”,她将文件中的“大蓝图”转化为接地气的“小目标”。从“乡村振兴”到“科技兴农”,从苗绣非遗保护到茶产业升级,她将政策文件中的“大愿景”转化为村民听得懂的“家常话”。
“那你开会回来,对我们苗绣和茶叶有什么打算呢?”石佳的宣讲精彩深入,各项好政策、新举措都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听到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时,不禁鼓起了掌,不时还会有村民提出问题。
石佳的七绣姑娘茶山
“我们从今天开始到十月份都会有茶采,十月份以后我们就要绣花了,中间六七月,外面有游客来了我们石栏,我们要请人做服务,游客们烧烤要吃的鸡鸭鱼肉,你们家里养的就要供过来了,我们今年把产业做的红红火火的,不给国家增加负担,这就是最好的!” 石佳笑着说道。
会上尽心履职,归来干劲倍增。在与大家分享完参加两会的激动和喜悦后,石佳又来到了她的茶山,了解春茶采摘情况。这也是参会期间她最惦记的事情之一。3月的七绣姑娘茶山,满目翠绿,茶香扑鼻,茶农们都在忙着采摘今年的春茶。
石佳查看茶叶的长势
“按照目前茶叶的长势,明前每亩鲜叶可以采50斤,预计全年采摘鲜叶10万斤左右,制成干茶2万斤,同时我们的采茶劳务费今年预计会发放200万左右。”七绣茶叶基地负责人石红梅说道。
看着自己家乡越来越好,致富路越走越宽,村民们的笑容愈加灿烂,石佳回馈家乡的信心也更加坚定。石佳心中,苗绣非遗“绣”出文化底色,生态茶业“染”就产业绿色,文旅融合“绘”制发展金色的愿望正逐步走向现实。
采茶的村民们
石佳说:“未来,我们将积极探索苗绣产业、茶产业和文旅产业的跨界融合,马上我们会在北京大兴机场开设湘西元素的文创品门店,打造文旅IP,也希望通过大兴机场这个国门会客厅,吸引到更多国内外的游客关注湘西旅游,能更好助力我们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从人民大会堂到苗岭茶山,石佳用履职足迹串联家国情怀。曾经藏在文件里的“施工图”,如今化作茶园叠翠、绣线翩跹的“实景画”。在这里,古老苗寨正以“新火”煨热“新茶”,烹出一盅跨越千年的振兴之味。
责编:肖引霞
一审:肖引霞
二审:宋卫平
三审:简彪
来源:花垣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