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7日讯 (通讯员 张练夫 梁焕鑫)在湘阴县湘滨镇,村民有个明显感受:近几年,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大操大办的少了,人情往来压力小了,大家减轻负担,幸福指数更高。
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湘滨镇党委高度重视,把移风易俗作为重点工作,以“三个提升”为抓手,逐步形成以“党支部为引领,党员干部做表率、提升治理能力”的良好氛围。
提升党建引领,健全组织保障。移什么风,易什么俗?怎么移,如何易?湘滨镇在2025年移风易俗工作部署会上提出,成立镇、村两级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各村(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扎实开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运行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作用”三项工作,将移风易俗逐步向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推进,并对红白喜事的待客范围、礼金数量、席面规模、办理天数等标准进行逐一细化。
“以前我们也是这样要求,现在更具体,更好落实。”湘滨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三个月以来,全镇移风易俗工作迈向新的台阶,越来越多的乡村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提升示范带头,突出典型带动。坚持典型引路,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公开承诺事前报告、抵制封建陋习等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云集寺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李欣泉在“移风易俗大家谈”视频中提到,相比以前,村里有人办事请“道人”“唱戏”,搞个四五天的现象已经明显减少,只要党员带好头,群众的意识就能转变。白马寺社区总支书记刘月兰说,社区的居民办理红白喜事,都会选择在集中操办场,没有了攀比、规定了人情,大大减轻了压力,营造了风清气正、节俭文明的新风尚。
提升监督合力,确保落地见效。湘滨镇充分发挥镇、村两级联动的监督机制,利用国庆节、劳动节、春节等办事高发期,对全镇范围内大操大办情况进行引导。镇纪委联合移风办和执法大队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常态化监督的重要议程,成立专项督导组,不断规范完善村规民约的基层治理,加强对宗祠规范管理,整治农村演出市场低俗表演活动,对铺张浪费、低俗文化表演等不良风气进行治理。
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湘滨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守正创新,注重标本兼治,进一步完善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效发挥村(社区)自治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内生力和积极性,让新时代文明新风在湘资湖畔蔚然成风。
一审:徐晚晴
二审:胥扬
三审:张千帆
责编:梁墨源
来源:湘阴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