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湖南发改”微信公众号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⑮ | 耒阳:多措并举开拓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题,专题推介我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典型经验。文章从以更高站位安商惠企,凝聚民营经济发展合力;以更实措施创新驱动,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以更高标准优化环境,增添民营经济发展动力;以更大力度保障要素,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潜力等四个方面,深入解读了耒阳市委、市政府聚焦民营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积极作为,多点发力,全面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转发原文如下: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⑮ | 耒阳:多措并举开拓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耒阳市委、市政府聚焦民营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积极作为,多点发力,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五个耒阳”加油助力。
一是以更高站位安商惠企,凝聚民营经济发展合力。
高位推进“安商行动”。 2021年起,连续3年召开全市性的“耒阳市安商大会”,出台系列新制度、硬措施。高频对接民企诉求。 累计开展44次“企业家日”活动,诉求解决率达97.8%,让民企在耒阳安心发展。高效落实惠企政策。 积极为民企争取奖补资金0.81亿元,落实税费减免24.11亿元、退税6.56亿元。耒阳先导二期、金凯循环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耒阳。
二是以更实措施创新驱动,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加强创新赋能。 2024年,净增省级科创平台6个、各类高新技术企业19家,耒阳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省级高新区。加快创新转化。 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大局,积极对接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全市技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加大创新投入。 2024年,规工企业R&D经费投入15.2亿元,同比增长33%,占营业收入比重6.2%,全市R&D投入强度预计可达2%以上。
三是以更高标准优化环境,增添民营经济发展动力。
服务意识越来越强。 坚持“帮助企业就是帮助我们自己”的理念,主动上门服务,获得企业广泛点赞。政务效能越来越高。 深入推进异地事项“跨域通办”、政策服务“免申即享”、村级政务“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政商关系越来越清。 涉企腐败问题明显减少,涉企违法人数与2020年相比降幅达60%,破坏营商环境案件与2020年相比降幅达80.6%。
四是以更大力度保障要素,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潜力。
人才保障“联”起来。 采取“耒就业”线上平台搭建、线下驿站试点双结合的方式,累计提供岗位25093个。土地保障“硬”起来。 持续加大“三类土地”处置力度,2024年清理处置“三类土地”共525.21亩。资金保障“活”起来。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帮助民企上报中长期贷款项目20个,贷款总需求32.856亿元。
责编:徐霞
来源:湖南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