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糍粑香。过年的时候吃上几个印花粑,不仅是许多衡阳县人儿时记忆中的味道,更是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象征,期盼着新的一年像印花粑一样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在集兵镇红星村印花粑制作手艺人潘长征的家中,一家人正忙着制作印花粑,搅拌好的高粱粉被揉成一个个小团子,将它按压进制作印花粑的模具—粑印中,只需轻轻一磕,一个印花粑就制作完成了。
集兵镇红星村印花粑制作手艺人潘长征说:“我们印花的雕刻模具,以前有很多个版本,都是手工雕刻的,我爸爸那一代用的是莲花的图案,他用了几十年,到我这一代,因为我们是衡阳人,也是一个雁城人,我就把图案改成一个大雁,也是我们衡阳的标志”。
制作成型的印花粑放入柴火锅里蒸10多分钟,印花粑就熟了,刚出笼的印花粑冒着热气,晶莹剔透,形状美观,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晾干后放冰箱里冷藏起来,想吃的时候,拿上几个掰开后,用菜籽油煎至表层微微金黄,再撒上白糖、芝麻,便可出锅享用,咬上一口,外脆里糯,甜甜的味道瞬间填满味蕾。
“我们家里目前采用的是柴火的方式蒸熟印花粑, 柴火还原的是小时候的味道,让人们想起小时候的美好时刻。”
潘长征制作的印花粑主要为高粱印花粑和白米印花粑两种,他每年都会从村民购入大量本地高粱米作为高粱印花粑的原材料,自己浸泡、淘洗、沥干水分,再碾磨成高粱粉,根据高粱米的软硬加入适量的籼米调和口感,每一道工序他都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工艺进行制作,并将产品拿到附近乡镇上的集市进行售卖,深受市场欢迎,产品供不应求,每年的印花粑销售量能达到十多万斤。
“咱们这个农产品的价格在城镇里比较实惠的,像我们加工这个东西,一年四季都在做 下半年的生意会更好 从每天早上加工到晚上,每天做四百斤左右, 一个月就是一万多斤,主要是放到附近集市上卖,每一个集市日期都会去,也有固定的摊位,很多老客户喜欢这个产品”
潘长征一家制作印花粑已有四十多年了,他是吃着祖父和父亲做的印花粑长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人力劳动被机器取代,而潘长征依然坚持父辈的柴火手工印花粑的做法,虽然需用的人力更多,工序更复杂,但做出来的印花粑味道更加地道。每到年底订单多的时候,潘长征就会请亲友和邻里来帮忙,大家一起制作饱含美好寓意的印花粑,期盼着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以前每年过年的时候,做着自己吃,也送一些给亲戚朋友,后面我们长大了,老爸就带我们自己做的印花粑坐上公交车去市里卖,我给他打下帮手,收下钱,慢慢地,爸爸也老了,做不动了,就留给我们做了。”
圆圆的印花粑承载着衡阳人民的饮食文化,是连接着无数游子与家乡的纽带,总能勾起人们对故乡的美好回忆与无限眷恋。如今,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手艺的认可,印花粑这一土特产逐渐从乡村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带动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责编:刘雨昕
一审:刘雨昕
二审:钟仲华
三审:李建华 监制:谢水林
来源:你好衡阳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