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田玉,女,汉族,1952 年 8 月生,现年72岁。她因患咽喉痰,2000年于马头桥镇中心小学教师退休。她儿女都在广东、深圳工作,退休后,理应随儿女到广东深圳大城里一起生活,共享天伦之乐。但她心系社区,退休后,她一直居住在马头桥镇炉山社区二组,为家乡振兴奉献余热。她的动人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
退休后,她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虽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依然心系社区,希望能为这片养育她的这片土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积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市、县各级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力求在退休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
她退休后主要在三个方面努力践行着老有所为的理念:一是关心社区建设,积极为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出谋划策;二是关爱弱势群体,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爱心;三是助力乡村振兴,致力于打造美丽乡村。
退休后,子女们都希望她能到深圳、广州等大城市与他们一起生活,共享天伦之乐。但她深知,家乡的社区还有许多事情等着她去做,这里的邻里乡亲更需要她的关心与帮助。于是,她毅然决定留在炉山社区,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区事务中。
她常常穿梭于社区活动中心和二组的各家各户,与乡亲们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困难。针对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她积极向社区两委提出建议,希望能通过改善村组的基础设施,为大家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她特别关注社区内的鳏寡孤独人员,时常走访他们的住所,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和身心健康,思考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切实的帮助。
2020 年冬天,看到社区敬老院前的骨干山塘年久失修、二组院内道路崎岖不平、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她向社区党支部书记肖国平提出了整修山塘、硬化道路、开挖深井的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社区两委的高度认可和群众的广泛支持。
为了解决社区的饮水难题,她在 2021 年个人捐资 4 万元,助力社区开挖了一口水井,初步缓解了群众的饮水压力。然而,她深知这还不够,在 2023 年,她又出资 2 万元,对社区原有的两口水井进行深挖、维修和加固,确保整个社区的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炉山社区二组人口众多且相对集中,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多为老弱病残。组内的主要道路是一条陡峭、崎岖且狭窄的泥土路,每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湿滑,老人和儿童出行极易摔倒受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社区两委曾计划通过出卖公山林木来筹集资金硬化这条道路,但资金缺口较大。她深知这条道路对乡亲们的重要性,作为二组的一员,她感恩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恩,毫不犹豫地对社区两委干部说:“尽快启动硬化工程吧,不足的资金由我来承担。” 就这样,这条总造价 10 万余元的道路顺利完成硬化,其中她个人出资 5 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她积极思考如何为社区的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她向肖国平建议,对敬老院前荒废了 25 年的骨干山塘进行全面整修。整修后的山塘不仅可以蓄水灌溉,还能发展水产养殖,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她还提议在山塘四周设置栏杆、修建步道、种植花草树木、安装路灯,将其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好去处。肖国平欣然采纳了她的建议,并于 2023 年 12 月启动了山塘的维修工程。她个人出资 5000 元购买鱼苗放入山塘,如今鱼苗茁壮成长,丰收在望。山塘四周的美化工程也即将在今年冬季正式开工,相信这将为炉山社区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提升整个社区的形象和品质。
除了关注社区建设,她还始终秉持着老有所爱、老有所敬的信念,关爱身边的弱势群体。同组的肖华保,无儿无女,年逾六旬,生活极度贫困。他平时衣着破旧,面容憔悴,许多人都对他避而远之。但她觉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和关爱,无论他的生活境遇如何。因此,多年来,她一直默默地关心着肖华保。她自掏腰包为他购买四季衣物,定期为他浆洗衣物,经常上门看望他,陪他聊天,给他送去生活必需品,还为他介绍一些力所能及的零工,帮助他增加收入。每年的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她都会邀请他到她家一起过年。起初,他总是婉拒,但她依然坚持每年在这两个特殊的日子里,亲手为他做好饭菜,送到他的手中。寒来暑往,她已经坚持了十多年,从未间断。她只希望,她的这份关爱能让他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与真情,让他不再孤单。
邓田玉退休后的这些年,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她始终坚守初心,尽她所能为社区和乡亲们做一些实事。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退休老人的价值与担当。
责编:林愉杰
一审:冷洁
二审:林愉杰
三审:文武
来源:新宁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