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当上了“代妈妈”
◇徐亚平 张婵娟 宋毅波
“来来来,吃花生。”刚坐定,新晋“湖南好人”萧萧就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花生,笑容可掬地招呼着我们,花生新鲜得仿佛可以嗅到泥土的芬芳。
“我有个‘蠢娘’,在那个一分钱恨不得掰作两分钱花、每一粒米都珍贵的年代,每当有叫花子来到家门口,‘蠢娘’总是毫不犹豫地舀米、拿零钱给他们。一次,娘要我去舀米,我‘聪明’地用米升子倒过来的底舀了一点点米,娘发现后狠狠责骂了一顿。她告诉我,人要有同情心,能帮一点是一点……”
“我喜欢看课外书,那些《儿童文学》《小溪流》,都是娘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买的……”
述说这些时,湘阴县作家协会主席萧萧的思绪飘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那时的洞庭湖上波光粼粼,船帆点点,童年生活在她无知觉时早已种下了一颗颗种子,在多年后生根、发芽、扬花。
一
2017年8月,萧萧随湘阴青年众爱公益协会走访困难学子,来到乡下12岁的妞妞家,墙壁斑驳,灰尘遍布,破旧家具勉强支撑,物品散落得到处都是,家中仅有两张窄床,一张床上躺着患病的爸爸,另一张是爷爷、妞妞睡觉的地方。此情此景,让萧萧心里一痛:没妈的孩子多可怜啊!
临别时,萧萧回望,看着爷爷领着孙女在黄土道上踽踽地走回去,暮色沉沉压在爷孙俩的身上,一个强烈的念头在她心中滋生:“我要把妞妞带回家,培养成人。”回家后,她尝试与女儿商量,不料,就像往平静的水面砸进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女儿的强烈反感:“我小时候,你忙于生计,把我寄养在别人家,没有好好照顾过。哪有精力和能力培育好妞妞呢?”这些话像针一样刺痛了萧萧的心,但她没有放弃,她诚恳地向女儿道歉:“妈妈已经对不起你了,现在我们有能力给妞妞一个温暖的家,就当妈妈想要弥补童年的你吧。”说起收养妞妞,萧萧语带哽咽,眼神却柔和而坚定。
初到萧萧家生活的妞妞,常站在门边,怯生生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好奇与不安。她低头含胸,那份陌生感和疏离感,就像电子游离在原子核外,与这个家显得格格不入。她叫萧萧“阿姨”,声音细若蚊蚋。萧萧自己已记不清,怎样在太阳出来以前教妞妞铺床,怎样一次次纠正妞妞的卫生习惯,怎样握着她的手挥动锅铲教妞妞学会做菜……萧萧清楚地记得,带妞妞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电影,伴她第一次迈进游泳池,妞妞的脸上开出一朵花。
进入青春期,妞妞情绪波动大,会因一些小事而情绪失控,面临渐大的学习压力,她开始产生厌学情绪。萧萧多次去学校,与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她的学习、心理情况。如何让妞妞感受到更多的爱?萧萧筹备了一场别致的生日聚会,邀请20多个公益爱心人士,陪着妞妞吹蜡烛、唱生日快乐歌,久违的笑容回到了妞妞脸上。
一日,天气骤变,萧萧背着一床厚被子,辗转找到妞妞教室送被子。道别后,走到楼梯口的萧萧听到身后传来一句:“妈妈,谢谢您!您回家要好好休息。”
这轻轻地一声“妈妈”,重重击中了她的泪点。由“阿姨”到“妈妈”,霎时,萧萧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二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此后,萧萧和妞妞像真正的母女那样亲密无间,她们会安静坐在书桌前,萧萧写作,妞妞做作业,偶尔抬头,相视一笑,温情脉脉;会在某个午后,手挽着手,头挨着头,自拍照片,这时,总有阳光透过窗户洒到母女身上,倍添温暖;萧萧在厨房忙活的时候,妞妞会在一边择菜,用亲昵的语气说着在学校的趣事。
萧萧脑子里也会闪过一些“傻念头”:“我不过是一个‘代养妈妈’,养大了她,她总归要回到爷爷和爸爸身边。我这个没有‘下文’的妈妈,到底图什么呢?”或许,只是那份源自心底的母爱吧。
高三时,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妞妞萌生了不考大学的念头。得知这一消息,萧萧心急如焚,立即驱车赶到岳阳,与妞妞交流。回家后,每天与她视频通话,鼓励她坚持下去。脱离高考已几十年的萧萧,重新拾起高考试卷,精心挑选热点话题,搜集作文素材写作范文,只为提振妞妞信心,助她一臂之力。
有心人,天不负。妞妞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萧萧用稿费为她置办了全套行李,其中被子是精挑细选的新疆棉棉被,雪白、蓬松、柔软。去洋沙湖镇政府给妞妞准备入学资料时,工作人员都主动和萧萧打招呼,“萧萧姐,又来帮女儿办事啊。”在他们眼中,萧萧早已是妞妞的亲娘。
妞妞的生母来相认的那天,萧萧紧紧握住丫头的手,劝她放下心中的芥蒂。或许是这些年来的温暖足以消弭妞妞的自卑与孤独,她愉快地接受了这份迟来的母爱。如今的妞妞,脊背笔直,笑容满面,自信大方。她每天都会发短信给萧萧,“妈,我拿奖学金了。”“妈,计算机二级过了!”“妈,我想吃您做的红烧排骨了。”“妈,您感冒好了没?要多喝水哦。”“妈,写作不要太辛苦了。”“妈,今天我跟同学们说,您是个作家,她们很羡慕我,以后我也要当作家。”……这些琐碎的日常,成为母女生活中温暖的光芒,一路指引着那个曾经怯懦的小女孩,步步走来,成长为自信、独立的大学生。
“来,看看我小女儿的照片。”萧萧满脸骄傲。这一刻,曾经日夜赶稿的艰辛,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虽亮却也遥远。省吃俭用的苦楚,仿佛冬日刺骨寒风,虽凛冽却终将过去。唯余母性的光辉,那是无尽的温柔与深情、呵护与期盼。“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微笑着的萧萧,不禁让我想起托尔斯泰笔下的桑娜,她虽然生活困苦,却收养了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那份无私与善良让人动容,而眼前的萧萧,何尝不是这样呢?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他们灰暗的世界也能充满阳光和雨露。”萧萧的笔记本扉页上如是写道,她也如是实践着。她疼爱妞妞,她也关爱着留守儿童、寒门学子等群体。
“种爱计划”是由《婚姻与家庭》杂志社和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项目。2022年,萧萧积极促进“种爱计划”在黄金学校落地生根,她担任湘阴站站长。“种爱”对象的20多个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第一次见面时,孩子们站得远远的,打量着萧萧,眼神好奇又茫然。
一座八甲桥连接着城南与城北,也牵连起萧萧和孩子们的心。此后,萧萧常常跨过桥,去学校看望孩子们。桥上往返的车辙印记,见证着萧萧两年来的“种爱”历程:她俯身为孩子们送爱心书籍《女孩,你该如何保护自己》,耐心教孩子们使用“爱心信箱”,带孩子们去消防队参加安全演练,带孩子们走进法院“零距离”学法,她也会自掏腰包为孩子们准备小礼物……有道是,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我想让他们在陪伴中感受到爱的力量,让爱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你看,这是我们在过集体生日会。”萧萧边说边打开手机相册,照片里的孩子们正依偎在萧萧身旁,拍着手唱生日歌,笑容纯真又明媚。
三
萧萧始终认为:爱,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
徐珊是妞妞的同学,她俩约好一起上高中。九月开学,徐珊哭着说家里不让上学了,妞妞立即和妈妈赶到她家了解缘由。萧萧见到徐珊的爸爸徐辉,走路一瘸一拐,他不停地敷衍着:“读不起,读不起”。她的妈妈木然地回应着:“家里就这条件,怎么读?”转身就忙自己的事了。夫妻俩冷漠的态度令萧萧有些懊恼。
眼前是一个简陋、破旧的快餐店,墙壁上蒙着一层厚厚的油污,物品随意地散落着,凌乱不堪。
但孩子眼里满是对读书的渴望,一脸悲戚,不敢表达。萧萧下定了决心:孩子必须读书!她马上联系公益协会筹措学费,向学校申请勤工俭学岗位,帮助孩子顺利读完了高中。
扶人先扶志。徐辉患双侧股骨头坏死,无钱医治,耽搁了治疗,导致行动不便。萧萧多次求助、奔走于县人大、县人民医院等单位,为徐辉争取了一个免费治疗的机会。徐辉站起来的那一刻,萧萧鼓励他:“不错,人高马大,是家庭顶梁柱的样子!”
顶梁柱站起来了,家就立起来了。女儿徐珊升入大学,成绩优异。快餐店还在经营,妈妈把店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徐辉拒绝了萧萧为他提供的轻松工作,在工地上拼命干活想多挣钱。
“我每天都烦恼。”萧萧说:“夫妻俩隔三岔五打电话,萧萧姐我买了牛奶要记得喝,萧萧姐这是我手工做的红薯粉,萧萧姐自家园里摘的蔬菜放你门口了……”萧萧看似抱怨的语气里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大概就是甜蜜的负担吧。
谁能想到,爱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壤里开出了美丽的花。
“我没有办法使世界变得更好,但我一直尽力用爱和文字助力社会发展。”作为岳阳市人大代表和湘阴县作协主席,萧萧始终牢记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2016年,萧萧与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医生吴让香结识,俩人追踪采访了15位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合著了长篇报告文学《与艾同行》。书中用沉痛的笔调记录了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忏悔和呐喊,警示他人要正确预防艾滋病。
新冠疫情期间,市民居家隔离,萧萧却一路逆行,深入医院和社区,采访医护人员,关注隔离群体,协助社区工作,写下了五万余字的抗疫故事,鼓舞了无数坚守抗疫一线的人。她还第一时间采访并记录了湘阴首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在求医路上的曲折故事,发表于《今日女报》,成为国内最早详细报道确诊病例康复历程的纪实作品之一。
此次采访中,萧萧不自觉地把一颗颗花生拼成爱心。也许心怀博爱和慈悲的人,哪怕是最朴实无华的花生,也能使之成为风景。我想起许地山在《落花生》中写道:“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那么,萧萧便是一个心怀善意、对社会有用的人。
(原文刊载于《岳阳日报·云梦星空》)
一审:梁焕鑫
二审:张千帆
三审:金浩
责编:梁墨源
来源:湘阴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