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石门:三个“一”走出美丽乡村蝶变之路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石门
阅读:1821
2024-12-16 11:00:0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16日讯(记者 郑孝莲 通讯员 梁诗莹 涂思怡)峡峪河村地处常德市石门县维新镇,近年来以全力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为抓手,积极开创基层治理新格局,灵活采用三个“一”举措,促进产业壮大、村民致富、村容变美,一幅祥和安宁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峡峪河景区简介

共议大小事 拧成一股绳

“只要组织需要,我们必定随叫随到!”今年4月,峡峪河村举办离任村干部茶话会,历任村干部围绕经济发展、基层治理和民生问题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并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当好领路人。

离退任干部茶话会

此次活动为村级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力量。近年来,峡峪河村两委班子全面谋划、主动破局,为补齐综合治理短板,妙招频出。

活用“议事亭”、勤开屋场会,提高自治能力;举办道德模范评选、家风文明建设等活动,加强德治引领;开展“法律宣传进屋场”活动,夯实法治保障。依托“三治”联动,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凝聚多方合力参与基层治理。

念好“致富经” 下活一盘棋

凭借临山近水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峡峪河村发展出以烟叶、脐橙为主导的“一叶一果”特色产业。为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带领群众修建起一条长约1公里的彩虹机耕道,缩短了土地与市场的距离,为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定期举办技能培训,邀请“田秀才”“土专家”讲解烤烟技巧与脐橙的防病虫害方法等,帮助村民精进技术。

维新纽荷尔脐橙

同时,积极发展茶叶、板栗、油茶等其他产业,助力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活水。发放产业扶贫资金,推行代种代养模式,降低生产成本,直接帮助困难农户增产增收。村集体入股岩蛙基地获得分红,并依托烟叶产业、生态公益林等壮大集体经济,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

扮靓幸福村 绘就一幅画

峡峪河村把“三面五清”策略作为改善乡村居住环境的核心任务。全面清理辖区内垃圾,新建、翻修沟渠3.9公里,新建1座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垃圾回收站,并完善垃圾分类体系;美化红军水磨坊周边环境,对空置破败的墙面进行修缮,并绘制成14幅乡村振兴墙体画。

村口通往峡峪河河谷的彩虹路

此外,聚焦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拓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广泛吸纳党员、乡贤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完成6个幸福屋场建设,促进邻里交流互助;修建同心文化广场、峡峪河村口广场,设立特色文化诗社、村级图书室等,让“文化星火”渐成“燎原之势”。

河谷口的红军水磨坊

“村里把咱放在心上,啥事都跟大伙儿商量着来!闲下来了还可以跳跳广场舞、在图书室看看书,这日子别提多舒坦了!”几位大爷大妈坐在村口惬意地聊着,眼角眉梢的笑意,传达着幸福与满足。

责编:郑孝莲

来源:石门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