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日讯(通讯员 曹富蓉 蔡文琼)在冷水江沙塘湾街道,流传着一项已超百年的娄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烧塔·祭月”。这项融合了歌舞与仪式的活动,不仅场面壮观,而且内涵丰富,深深寄托了当地人民的情感与愿望,成为祈福文化的重要载体。
每逢中秋佳节,沙塘湾文化码头便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夜幕降临,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河边空地上,一座精心搭建的宝塔在夜色中熠熠生辉,随着宝塔被点燃,火焰迅速窜起,塔顶的火舌在夜空中舞动,宛如一条火龙。再撒上松香粉,火焰更是如虎添翼,从塔眼中喷发而出,照亮了整个夜空,场面蔚为壮观。与此同时,沙塘湾和谐艺术团的演员身着节日盛装,围绕宝塔载歌载舞,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沙塘湾和谐艺术团团长贺永魁说:“我们举办这个烧宝塔,就是根据我们沙塘湾的历史传统,再一个我们也有这个想法,进一步挖掘沙塘湾的文化底蕴 。这个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历史遗传,所以不能让它熄掉,我们要把这个烧宝塔的传统继承下来。”
“烧塔·祭月”这一习俗始于清朝末年。当时,沙塘湾资江段下游的石井滩是船难多发的“鬼门关”。为了祈求平安,当地士绅倡议集资修建宝塔镇锁河妖。但因种种缘故未能建成,遂改为八月十五烧宝塔,祭拜月神。此后,事故渐少,中秋夜烧塔、祭月成为了当地固定习俗,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沙塘湾和谐艺术团团长贺永魁说:“我们走访了多位当地老人,查阅史料,最大程度还原仪式原貌与文化内涵,并打造‘烧宝塔’舞台剧目,于2023年申报了娄底地区非遗项目名录。”
“烧塔·祭月”活动包含开场仪式、设坛施法、驱妖镇邪、祈月赐福、欢庆太平等五个部分,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更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烧塔·祭月》舞台剧编导张新湘说:“烧宝塔深受我们当地民众的喜欢,我们和谐艺术团,把这个传统文化以舞蹈的形式,结合我们梅山的傩文化,把它再现在舞台上面。”
和谐艺术团不仅致力于传承这一习俗,更将其与梅山的傩文化相结合,通过舞蹈的形式将古老的文化精髓再现于舞台之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娄底市级非遗《烧塔·祭月》项目负责人张建平说:“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一个最大的瓶颈就是像我们剧团一样,力量太单薄了,资金比较困难。”
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梁湘红说:“我们除利用传统节日办活,还积极搭平台,与传承人紧密合作,提供资源支持,助力他们走进社区、景区,参与社区文化艺术节等,让更多人了解‘烧宝塔’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烧塔·祭月”作为沙塘湾街道的瑰宝级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当地人民的祈福愿望,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鼎力支持下,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其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将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与弘扬,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绚丽光彩。
责编:杨雅婷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