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日讯(通讯员 曹丹 廖钟琳 任平)在冷水江渣渡镇渣渡村,有一位名叫陈建民的49岁妇女,她的儿子吴成潇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自吴成潇无法独立行走起,她便十年如一日的充当双腿,用并不宽厚的身躯撑起了儿子的“上学梦”。2023年,吴成潇以603的好成绩考入湖南师范大学,陈建民也一同前往长沙,开启了他们人生的新篇章。在长沙求学、生活这一年,他们过得怎么样?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陈建民说:“早晨5:30起来搞卫生,大概搞到7点左右,7:30就给他买早餐,吃完早餐就去学校上课,中午一般是11:40下课,去接他回来。”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湘江上,陈建民日复一日的“陪读”之旅也开启了。为了让儿子准时上课,陈建民都会早早起床,先把工作完成,再陪着儿子去教室。大学生活很精彩,但对陈建民母子俩来说,这里充满了挑战。因为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也相隔很远。但一学期下来,陈建民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她很快就适应了在长沙的生活,把每一天安排得井井有条。
陈建民说:“路程是远,但是中间(上课)间隔的时间比较长一点,他8点上课,要是在他学校本部的话,只要提前半个小时出发就行了,他要到这里(知物楼)来做实验的话,我就提前一个多小时。”
真正的故事发生时,总是悄无声息的,多少年后再往前看,发现那竟是改变一生的一天。在吴成潇一岁半左右,陈建民发现儿子只要摔倒,就无法正常站立起来,比别的孩子显得更无力。后经医院诊断,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该病主要是因运动神经元退化,导致四肢无力,行走、爬楼困难。这种罕见病治疗难,费用高昂。陈建民和丈夫吴名位都是农民,尽管经济条件差,但从来没有放弃给孩子治疗。然而,吴成潇读小学四年级开始便慢慢丧失了行走能力。从此,陈建民开始了背着儿子上下学的生活。她知道,读书是唯一出路。苦心人,天不负,2023年高考,吴成潇以603分的成绩被湖南师范大学录取。
陈建民说:“我还是觉得很幸运的,因为儿子也争气,一路走过来遇到的事我自己觉得很难,这也有很多社会好心人和国家的帮助,所以我也觉得倒很容易,之后的话我一定会坚强地走下去。”
面对命运的不公,陈建民从不怨天尤人,她只觉得自己幸运。尽管儿子不能正常行走,但她没有一蹶不振,只是照看儿子学习、生活,哪怕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倍努力;社会也没有放弃他们,政府、有关单位和爱心人士都伸出援手,帮他们托底。现在,经过定期康复治疗,吴成潇身体状况平稳,学习成绩在全院名列前茅,陈建民也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她得空的时候,会去爬岳麓山、游爱晚亭、在湘江边漫步……
陈建民说:“这就是最有意义的,这是我儿子来读书以后,第一次见这么多家乡的人。(这是什么活动呀?)他们是搞研学吧应该 (正好让你碰上了)对,对,这是六中。”
提起未来,陈建民充满希望。她说,我们终将老去,最大的期盼,是孩子可以独立,离开我们,完成自己人生。
陈建民说:“我也希望他考上研究生,考上博士,希望他能够保研。自己的话倒没什么希望,就希望他可以有工作就好,看更多的风景,我就回家养老了 ,自己在家种种地,养养鸡,自己回家安度晚年了,毕竟到农村去还是好一些,自由一些。”
责编:杨雅婷
一审:钟鼎文
二审:熊敏
三审:罗曦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