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初心》系列专题︱长路漫漫——曾庆友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西洞庭频道
阅读:1963
2024-11-01 08:16:17

长路漫漫

曾庆友

一九五九年九月的一天,曾庆友从常德七一机械厂下放来到西洞庭,在修理厂当起了一名木模工,从此踏上了砥砺奋进的漫漫长路。

曾庆友头脑灵活,善于思考,做事机敏,勤奋踏实,很快便赢得了大家的肯定和领导的赏识。

曾庆友,湖南汉寿人,1943年11月出生,1958年参加工作,历任西洞庭团委副书记、机电科副科长、科长、西洞庭农场场长助理、副场长,2003年正处级调研员退休。

1970年,曾庆友等3人带领一支由56人组成的学员队伍,赴广东学习制糖技术。不久,日处理甘蔗100吨的机制糖厂开始动工兴建。西洞庭人硬是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做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

修建酒精塔需要将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成型。那时建筑工程机械还比较缺乏,没有搅拌机,就用人工搅拌;没有卷扬机,就全靠人力挑。关键时刻,曾庆友挑着灰桶,冲锋在前。

修建糖厂甜菜车间时,由于地基太软、地下又不断渗水,地基坑周边不断垮塌。曾庆友二话不说,一跃跳进地基坑里,和工人们一起用脸盆、水桶不断向上端稀泥。

经过一夜连续奋战,基础终于打好了。疲惫不堪的曾庆友和工友们一个个瘫坐在地上,舒心地笑了。

罐头厂从利用医院的一口高压消毒锅试制小样开始,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渐做大做强。机修厂靠一个打铁红炉、一把老虎钳起家,不仅生产出了车床、刨床、钻床,而且还生产出了湘陵牌轻型小客车。在曾庆友的脑海里,西洞庭的工业之所以能够从小变大、由弱变强,靠的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农垦精神。

曾庆友长期主管工业生产,见证了西洞庭工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历史。为了发展工业,曾庆友经常在外跑项目、跑资金。

西洞庭棉纺厂立项时,为了及时了解省计委有关要求、尽快通过立项,曾庆友等人甚至带着公章,吃住在长沙新华一厂,反复修改可研报告和立项申请等材料,最终顺利通过了立项。

一九八〇年五月的一天,曾庆友和王月奎坐上了一辆从长沙开往上海的列车。王月奎时任国营西洞庭农场副场长,曾先后给陈毅、陈国栋当过警卫。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到上海拜见王月奎的老首长、时任上海市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

两人到达上海已是傍晚时分,于是来到黄浦江边,想找一家旅社住下。曾庆友找了两家,住宿费都是30元一晚。王月奎嫌住宿费太贵,于是就干脆自己去找旅社。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西洞庭坚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工业得到迅猛发展。1979年,西洞庭工业产值突破1000万元大关,西洞庭一跃成为全国红旗农场。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西洞庭乡镇企业更是异军突起,盛极一时。1980年,西洞庭工业产值达1462.19万元,首次超过农业产值。1985年,工业产值突破5000万元大关,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1.3%。1985年3月4日至9日,常德地区三级干部会在西洞庭隆重召开,大力推广西洞庭大办工业的经验。

曾庆友在西洞庭工业战线摸爬滚打二十六年,呕心沥血,夙夜在公,深受人们尊崇。作为西洞庭工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回想起峥嵘岁月的一桩桩往事,曾庆友历历在目,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对于西洞庭党委、管委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战略”和“三大行动”,曾庆友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曾庆友对西洞庭的土地和人民充满了感激之情,时刻关注着西洞庭的发展。他为西洞庭的过去感到骄傲,更为西洞庭的今天感到自豪。

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让我们牢记那些年的那些人、那些事,掸去身上的尘埃,卸下流年的疲惫,勇担今天的光荣使命,成就明天的伟大梦想,朝着建设和美西洞庭的目标,抖擞精神,迎着曙光,出发!

责编:李小蛟

三审:高璐璐

来源:西洞庭管理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