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七十五载辉煌历程。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开福区委宣传部、开福区文联携手湖南日报社长沙分社,特推出《最忆是开福》国庆征文栏目,诚邀广大文学爱好者共襄盛举。
文|邹 青
著名作家韩少功曾言,地球是圆的,故立足任何位置皆可视作“中心”。此言彰显了作家的宏阔视野与坚定自信。人们普遍渴望身处或靠近实际上的“中心”,以享受更多资源与关注。
然而,能否居于“C位”往往非个人意志所能决定。我所居住的长沙金霞新城秀峰板块,被誉为城市“北中心”,实乃时势与运气的眷顾!这里的居民见证了长沙大城北的崛起与蝶变,共享了党和政府的恩泽及改革开放的红利。这一区域日益受到瞩目,逐渐展现出引领现代生活的气质,实乃幸事!
初识这片土地,还是在上个世纪末。当时,我被组织安排到刚从望城县划归开福区的霞凝乡工作。报到那天,组织部领导送我入职,沿途历经曲折,耗时近一小时才抵达乡政府所在地南城坡,交通之不便可见一斑。领导安慰道:“芙蓉北路即将通车,到时上下班就方便多了。”
当时的乡政府主要由土坯房构成。我在档案室意外发现,此地老地名实为“下泥”而非“霞凝”,东南方向的“捞刀河”古称“涝塘河”。这反映出历朝历代这里曾是何等偏僻低洼、荒凉不堪之地。
在乡里工作的日子里,我深切感受到了基础设施的简陋、集体经济的薄弱以及村民生活的艰辛。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需四十几分钟,乡企不景气,农业税成为乡财政的大头。为了完成农业税与统筹提留任务,我这个包村干部既代困难户交过税,也为村上垫过钱。
1998年那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更是让我刻骨铭心——全乡九个堤垸冲垮了八个,仅剩七家湖垸勉强保住。干部群众苦笑道:“这叫‘一垸未溃’啊!”防汛期间我还了解到,最小的堤垸五合垸还有个别名——“哦呵垸”,意指其太容易溃堤了。
尽管环境薄弱,条件艰苦,乡村干部却始终埋头苦干、尽职尽责。如今回想起来,支撑他们的是公职人员的坚守,以及对这片土地美好未来的憧憬。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经过二三十年的风雨兼程,昔日纯农业乡镇已实现城市化蜕变。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道路纵横交错,医院学校相继建成,企业纷纷入驻……百年名校周南中学在此扎根,青竹湖街道旁的青竹湖外国语学校、立信中学、德成学校等名校声名远扬。五合垸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高档楼盘。上海永达汽车集团投资2亿元在此打造宝马经销商湖南总部及绿电中心,“大城北”再添商业新地标。捞刀河入湘江出口以下的湘江堤岸被打造为兼具道路交通、防洪休闲功能的“城市彩带”。
长沙火车北站整体搬迁至城北,中欧班列湘欧快运从这里通达世界。得益于湘江在此的大弯,鹅羊山段下游形成了天然深水港——长沙港。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它已成为通江达海、“水铁”无缝对接的现代化枢纽港口,2023年货物吞吐量近3千万吨。我曾工作过的霞凝乡,已先后更名为新港镇、秀峰街道,并划出一部分至青竹湖街道。当年全区最穷的乡镇如今成了兄弟街道羡慕的富街强街。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民生事业提供了强大依托,服务对象也从当年的十几个村、几千户村民扩展至更广泛的人群。
在长沙市的棚改浪潮中,我也从喧嚣的闹市搬到了宁静的鹅羊山下定居。这里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是呀,这是我曾经挥洒汗水的地方,也是我心中永远无法忘怀的热烈而美好的青春岁月。
(作者系开福区退休干部 )
责编:陈新
来源:开福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