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明月、吃月饼、看花灯……中秋节的打开方式有多种。在耒阳市黄市镇百年古村严村村,每逢中秋月圆时,夜色中就会舞起一条条“腾云驾雾”的草龙,今年也不例外。当地村民精心准备,用传统的手工艺编扎草龙,迎接中秋佳节。
舞稻草龙是耒阳市很多乡镇的一项民间习俗,属耒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严村村中秋节舞草龙的习俗传承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且从未间断。如今该村每年的草龙制作都是集中在村里上、中、下湾的正厅屋进行,草龙编扎仍保持着传统的手工艺。本地对舞草龙庆中秋这一习俗非常重视,每逢中秋,村里在外务工、创业的村民大多都会赶回来扎草龙、舞草龙,并参与连续三晚的舞草龙活动,还有耍纸灯笼、锣鼓、腰鼓等配合表演。
在严村村上湾厅屋内,村民齐聚一堂,83岁传统手艺人肖顺荣正在指导他们编织草龙,在他们的巧手下,龙须、龙角、龙舌很快编织成型,长长的稻草龙在他们手中栩栩如生。肖顺荣老人七八岁时就已经会扎草龙、舞草龙,他手中制作的稻草龙总是展现出喜悦的笑容,让每一个看到草龙的人都能感受到喜悦与吉祥。肖顺荣说:“舞草龙寓意着我们全村身体平安,庄稼丰收,人人过上好日子。”
舞草龙的故事起源于九龙求雨的传说,最初村民们通过舞草龙的方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逐渐成为人们庆祝节日的文化活动。严村村上湾“湾村明白人”肖传保是今年舞草龙的主事人之一,他告诉记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层出不穷的玩具和游乐设施的丰富,加上种田机械化等原因,大部分人渐渐和稻草远离,会舞草龙、制作草龙的人也变得寥寥无几,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肖传保说:“中秋舞草龙是我们老一辈人一直坚持的重要民俗活动,既可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又可以凝聚人心。我们一定要把舞草龙、扎草龙的技艺传承下去。”在肖传保等人的倡导下,村里成立了舞草龙主事专班,对舞草龙活动进行再宣传、再动员,并重新组织了舞龙队。
每逢周末、寒暑假,村里还会组织孩子们来到厅屋内,传承和学习编织草龙和舞草龙。学生肖慕阳从小就开始跟随肖顺荣师傅学习编织草龙和舞草龙,至今已有四年时间,他说:“我非常喜欢编织草龙和舞草龙活动,从小耳濡目染,每年都会参加,我爷爷跟我说这个习俗都有几百年历史了。”
村民肖磊在广东做皮革加工十多年,每到中秋,即便再忙他都要抽空赶回来,参与舞草龙活动,和家人乡亲们一起共度佳节。作为舞龙手,肖磊对草龙的编织有着严格的要求,每次草龙制作完成后,他都会邀请其他舞龙队员和村里主事人一起查看草龙编织的质量,多年在商海沉浮的他,对舞好草龙有着更为特别的意义。他说:“每次回到家乡,舞起草龙,感觉自己化身成龙的一部分,与龙共舞,行云流水。这一刻,作为华夏之子和龙的传人,无比自豪,更激发了自己奋力拼搏的斗志和勇气。”
日暮黄昏,随着太阳的慢慢落下,严村村广场渐渐地热闹起来,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和前来观看的游客们一起,等待着舞草龙活动的开始。晚上七点半,举着姓氏大旗、龙灯的领队,领着插满香火的草龙浩浩荡荡来到严村村的“相国第”祠堂举行祭祀仪式,之后舞龙队伍又声势浩大地巡街到村口的寺庙进香祈福,然后再返回到祠堂前广场举行舞稻草火龙活动。
舞耍草龙时,队员们腾挪挥臂,在铿锵的锣鼓音乐伴奏下,草龙上下翻腾、左右起伏,在夜色的映衬下,闪闪发亮,煞是漂亮。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他们不仅可以在舞龙起点参与插香活动,将祈福心愿以插香的形式寄于草龙身上,还可以跟随火龙一起巡游,感受火龙飞舞的动人心魄。活动现场,游客们纷纷拍照留念,为“草龙”欢呼,将严村村的中秋之夜渲染得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游客付兰霞说:“我们是从蔡伦竹海游玩过来的,听说这边中秋很热闹,还有非遗文化可以体验,感觉还是挺不错。”
耒阳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罗燕表示,通过这种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让大家既能感受到传统中秋佳节的浓厚氛围,传递着心中的喜悦,同时也能让乡邻们的联系更为紧密,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这非常有利于促进和谐文明乡村建设。
如今每年中秋,许多人都会慕名来到严村村体验“舞草龙”,村里锣鼓声动,热闹非凡,如同过年一般。这里已经成为耒阳市一个文化振兴的乡村特色亮点,吸引了八方游客。(记者 杨明涛 蒋境 邓利纯)
一审:赵娟
二审:杨明涛
三审:谢翰林
责编:周紫红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