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9月2日讯 (通讯员 赵露 伍品倩)“犯罪分子能够四处流窜作案,对弱势群体进行精准行骗,原因就在于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近日,资兴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一场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的公开听证会上说道。
2022年6月,一位自称是民政局干部的肖某来到资兴市廖江镇村民李某的家中,以慰问低保户为由取得李某信任,而后谎称自己在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向李某借钱。由于肖某将李某的家庭信息和情况都说得十分清楚,李某因此对其民政局干部的身份深信不疑,遂将钱借给了他,然而肖某却再也没有回来。
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肖某利用这种方式先后在资兴市、北湖区、苏仙区、宜章县、嘉禾县、桂阳县等7个县市流窜作案,共诈骗被害人17人,总金额达18250元。案发后,肖某被北湖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
肖某是如何获取被害人的身份信息的呢?经过调查发现,肖某每到一处后,就会先找到当地村民委员会的村务公示栏,将公示信息进行拍照,记下有关信息之后,专门选取农村特困供养人员、低保户、残疾户或留守老人作为目标。
据此,资兴市人民检察院立刻开展了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不仅对涉案的5个乡镇,还对全市其他8个乡镇村委会村务公开的个人信息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各个乡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公开公民个人信息问题,而且涵盖的方面非常广,包括民政、农业、自然资源、教育、林业、水利、库区管理等,公开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
“这违反了《居民身份证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致使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处于泄露状态,导致公民财产遭受损失,相关乡镇政府怠于履行指导监管职责,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承办检察官介绍,资兴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13个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了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向其中的10个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发出了检察建议书,建议其加强对信息公开的内容进行审查和监督,及时撤回泄露个人信息的内容,对相关内容进行去标识化处理等。收到检察建议书后,乡镇政府均按照检察建议内容,积极采取整改措施。
近日,资兴市人民检察院举行了一场“资兴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个人信息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公开听证会,邀请了郴州市检察院检察官、人民监督员、听证员以及相关乡镇、政府职能部门共13家单位代表参加了听证会。
“我们部门应当做个表率,对学生和家长的信息增加星号保密措施,排除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参加听证会的教育局代表说道。
据悉,目前资兴市人民检察院已对13个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做了终结案件处理。
责编:伍品倩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