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8月29日讯(记者 杨秀知 见习记者 杨文馨 )乡村要振兴,文化需先行。走进古丈县默戎镇中寨村,村寨绿树成荫,流水潺潺,苗鼓队在风雨桥敲响苗鼓唱起苗歌开门迎客。中寨村近年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在挖掘保护非遗文化 、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培育文明乡风、夯实文化服务阵地等方面下功夫, 以精神文明赋能乡村振兴,一幅景美、人和、业兴、民富的乡村画卷正在中寨村徐徐展开。
中寨村共投入项目资金520.2万元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成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乡村大舞台、儿童之家、妇女之家、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支持非遗文化 服务队伍建设,不断丰富文化展演活动,“喜迎二十大 文化进乡村”文艺汇演、“苗乡庆丰收”活动暨苗族篝火晚会、“书画进乡村”二酉书画院笔会活动、“传统文化助振兴”诗词楹联采风活动等开展得如火如荼,丰富村民们的精神生活,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非遗保护志愿服务队队长石专玉感叹道:“现在苗族文化受到了村里的重视,我记得像一开始热爱苗鼓的时候,我们真的连一个鼓都买不起,现在我们真的实现了一人一鼓,甚至一人两鼓了,在驻村工作队和州人大的帮扶下,我们已经有了几百套供表演的苗服。”
中寨村共有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成立了非遗保护志愿服务队,在苗绣、苗鼓、苗拳等苗族非遗传承保护领域发挥志愿力量,提供公益性非遗演出、展览、体验、教学等服务。志愿服务队承担着保护传承苗族文化的重任,苗鼓传承人会利用自己的休闲时间免费为村里的小朋友教学苗鼓,壮大非遗传承发展的新生力量。驻村工作队整合资源优势,建成巴代文化室、苗绣坊等文化展示场所,保护传承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展示苗族文化,打造文化精神阵地。“苗绣是我们苗族的传统文化,而且现在学苗绣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了让苗绣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我就主动向老人家学习苗绣。”苗绣传承人石远兰说道。闲暇时间,苗绣坊的绣娘们围坐刺绣,交流观摩,传习苗绣技艺,资深绣娘的苗绣成品花样丰富多彩、质感细腻精致、形态灵动奇巧,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卖出2000元以上的高价。
守望相助、父慈子孝、敬老孝亲、兄友弟恭、吃苦耐劳等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格,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中寨村制定了涵盖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品格、人居环境、家风家教等村规民约,建设互助五兴积分超市,激发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使文明新风深入人心,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村里的保洁员梁兴冲敬老孝亲,自从母亲十年前脑溢血生病卧床,他十年如一日的照顾自己的老母亲,寸步不离,为了照顾母亲至今未婚。村小退休教书石元定,德高望重,不仅经常帮助照顾邻居孤寡老人,还成为了村里崇德守法的宣传员。
州人大驻村第一书记那萨表示:“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按照‘文化铸魂、文化培根、文化养德、文化兴业’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大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建强文化队伍,夯实文化阵地,让群众的精神真正富起来,让村里的文化真正活起来!”
责编:李鎏
一审:李鎏
二审:张雨
三审:陈真
来源:古丈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