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宁乡:闻“汛”而动 全力迎战强降雨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新风新貌
阅读:16636
2024-06-25 11:17:47

入汛后,宁乡迎来连续强降雨天气,该市各部门单位、乡镇(街道)协调合作、积极应对、精准施策,积极做好防汛工作,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市住建局:紧急部署防汛抢险工作

为应对此次雨情,市住建局高度重视,提前做好了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并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大巡查和监测力度,确保各项防汛抢险措施得到有效落实。23日开始按照四级响应执行,按照《宁乡市城区防涝排渍应急预案》的要求,宁乡市城防指决定:自6月22日9时50分起,启动城区防涝排渍Ⅳ级应急响应。城区排水事务中心按照应急响应预案,全力以赴做好应对工作,6月23日至目前共计出动应急人员70余人,其中组织调度应急抢险人员30余名,泵站值守巡查6人等;出动排水抢险、管道疏通车等各类车辆10余台到城区各低洼地带、易涝点进行应急值守,确保了城区本轮强降雨安全稳定。

降雨之后,市住建局排水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紧急调集防汛抢险应急队,运用撬棍、铁锤等工具打开检查井进行强排积水作业,对道路上被树枝、树叶堵塞的雨水篦子进行清理,保障排水畅通。据排水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及时做好城区排涝工作,排水事务中心第一时间响应到位,组织人员奔赴各防汛路段,对积水较深的重要点位,安排人员蹲守打开井盖快速排水,同时对泵站、易积水路段进行重点巡查,并安排专人24小时坚持值守,确保易积水路段安全无积水,交通正常。

市交运局:打好防汛“主动战”,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入汛以来,市交运局要求局属各单位加强值班值守,加强隐患排查,做好应急处置。市公路养护中心、公共交通事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及13个交管站等单位闻汛而动,协同而战,确保处险及时,市民出行安全。

市公路养护中心加强抢险抗灾设备配备,组建158人的应急队伍,准备车辆机械设备21台,发电机组14台,储备好沙石和麻袋等物资,组织队伍在双江口镇进行汛期道路抢修应急演练,有效提升了队伍灾害性天气应对能力。本轮强降水以来,市公路养护中心严格执行防汛要求,落实值班值守,日均出动应急人员138人,对所辖线路进行巡查和隐患处治,重点加强临水临崖、高边坡等易发地质灾害路段的巡查和应急处置,清理公路塌方400余立方米,疏通涵洞水沟50处。截止24日16时,发现公路水毁和地质灾害隐患11处,已设置警示标志;公路阻断2处,已封闭交通。

市公共交通事务中心加强对运输企业及车辆开展安全检查,根据暴雨天气影响、行业管理要求和应急预案规定,截至目前,督促客运企业暂停312、321、323、328、708等涉水公交线路运营,巷子口至黎托、龙田至浏阳等长途客车停运。

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利用信息指挥平台对各线路、桥梁、弯道等重要地段进行视频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调度处置。

市城管局:积极做好防汛应急工作

市城管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全力落实防控措施,扎实做好防汛工作。第一时间成立防汛应急小组,按照防汛应急预案要求,实行领导带班制度,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做到面对汛情早预防、早准备、早介入。所有队员时刻关注本地气象情况,做好汛情信息收集,时刻保持应急备战状态,提前做好防汛物资的添置和配发,积极学习抢险自救相关知识。全体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一旦接到防汛抢险紧急警报通知,全体人员立即按命令快速行动,携带应急物资,迅速赶到指定集合点,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黄水局: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度汛工作

面对严峻汛情,黄水局迅速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按照市防指启动的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行动要求,层层传达各级防汛指示精神,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党员带头值班、全员上渠道巡守的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闸站监控设施水位及雨水情变化。4所1中心和24个管理站的100余名党员组成“突击队”,主动到各个闸站、各地质灾害点、“长藤结瓜”水库、堤防、穿堤建筑物、低洼地易涝点、骨干山塘、在建工程等薄弱环节开展不间断、拉网式巡逻检查、险情排查,确保突发情况能得到及时上报、有效处理。

东湖塘镇:风雨同舟冲锋在前 确保安全平稳度汛

6月24日清晨,东湖塘镇笼罩在倾盆大雨当中,本轮强降雨范围广、雨量大、时间长,为做好防范应对工作,东湖塘镇镇村干部、片组邻“三长”闻“汛”而动,迅速响应防汛应急预案,筑牢防汛安全线,确保安全平稳度汛。镇应急管理办、综合行政执法队紧急调度,落实防汛工作部署会的有关要求,启动抢险应急预案,全镇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党委政府+党总支+网格干部+三长”的应急防汛体系,8支党员先锋队的100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全覆盖巡查。组织队员对集镇、学校等人流量密集的路段,采取车辆与徒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排查积水点,对于树叶、淤泥、垃圾等杂物堵塞的位置,队员们第一时间清理,保障排水通畅。在各个临水临崖及积水位置,设置路障、提示牌等安全标识,提醒村民远离危险隐患位置。镇村干部、“三长”带队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旧房屋、低洼地带、山塘水库、在建民房等位置开展地毯式风险隐患排查。

道林镇:闻“汛”而动 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24日,气象部门连续发布强降雨预警,本次强降雨过程累计雨量大,致灾风险高,道林镇迅速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守,各防汛责任人下沉至各村(社区),组织对辖区内水库山塘、山洪地灾隐患点、切坡建房户及河流沿线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对靳江河沿线低洼部位及危险区域进行沿线巡逻,劝离垂钓人员等群众,利用村村响、微信群广泛宣传防汛预警和安全提示。对镇域内13处地灾点进行了全面巡查,对有风险隐患的地灾点群众进行紧急转移。截至6月24日17时,道林镇共转移人员7户12人。在转移过程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广大群众也积极配合人员转移工作,展现了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坚强意志。

花明楼镇: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堤”

强降雨天气来袭,花明楼镇落实巡查值守、隐患排查、人员避险等防汛措施,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堤”。压实责任,快速响应。汛情就是命令,花明楼镇镇村(社区)干部进入实战状态,压实主体责任,全力打好防汛 “阵地战”。发放倡议书,号召全镇党员、“三长”积极参与防汛志愿活动。严格落实 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紧盯雨情、水情、汛情,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知。 风雨无阻,严阵以待。花明楼镇村两级干部下沉一线对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切坡建房户等重点区域开展巡查排查,切实掌握水情、库情、雨情信息,及时排除重大隐患。深入国道干线、农村公路,清理山体滑坡、塌方落石、倒伏路树,在危险路段设置禁止通行或注意标识,使用挖掘机进行河道清淤,确保河道通畅,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迅速转移,保障安全。花明楼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实时掌握重点人群生活安全情况,对重点人员进行转移安置,至6月24日下午,已经转移14户风险隐患住户。

大成桥镇:打好防汛“组合拳”,筑牢防汛“安全堤”

大成桥镇落实“镇、村、防汛点位”三级防汛责任体系,实时掌握雨情、险情、民情,防汛守护责任人全部到岗到位。

突出重点,加强风险隐患处置。大成桥镇组织镇村干部下沉联点村(社区)防汛一线,组建隐患排查队、抢险应急队、值班值守队、志愿服务队,针对地质灾害点、切坡建房户、危房户、山塘水库、溢洪道口、低洼地带、独居老人等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全面开展转移群众、清理堵塞、疏通道路、排查隐患、宣传引导等防汛抢险工作,全面摸排,并在道路积水处、塌方点等危险地段及时设置安全警示牌、拉好警戒线,对过路群众进行安全劝导。截至目前,全镇小型水库完成现场排查并持续督查,确保水库溢洪道畅通,并督促巡查值守人员做好巡查值守记录。

强化落实,做好应急保障工作。全镇8个村(社区)154个网格123名网格人员全方位、多时段地对高陡边坡、地质灾害点、低洼地带以及对群众居住房屋和周边情况进行排查。

黄材镇:“三长”联动 提前转移群众 成功避险

黄材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干群齐心,建立起“领导干部到村联系,基层党组织书记包村部署,‘三长’进片进组排查”的网格化防汛应急架构。

“未雨绸缪”。汛期前,第一时间召开防汛工作动员会,对防汛工作进行精确布置,组建17支片组邻“三长”联动巡查值班小队,明确“三长”工作职责、纪律要求,落实防汛应急物资,规划群众紧急转移点。

“积极主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党政主要负责人带班值守、及时现场指挥调度,1474名“三长”积极投身防汛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排查防汛隐患点55个,劝导独居、高龄等重点群体紧急转移100余人。

“防微杜渐”。依托“三长”微网格群,及时推送最新预报预警信息以及紧急避险、洪涝灾害防范等科普知识,提醒群众做好科学应对措施,维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青山桥镇:多措并举,积极应对本轮强降雨

汛期来临前,青山桥镇在上流村大坝塘等三个村积极开展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抢险应急演练。演练采取场景位移、空间浓缩的方法组织,演练场景分为临时指挥部、地灾隐患点和临时安置点三部分,达到指挥机构全要素参加、全过程参与。

进入汛期,青山桥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组织镇村干部深入网格开展工作,排查处险,对切坡建房、河堤、地质灾害等隐患点进行巡察,全力做好值班值守、物资储备、宣传引导、隐患排查、后勤保障、群众转移等各项工作。

同时,青山桥镇各村(社区)还通过大喇叭、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对此次降雨的强度与危害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村民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沩山乡:防汛抢险打硬仗

闻汛而动,科学调度:全省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启动后,沩山乡第一时间召开应急响应四级防汛会商调度会,深入分析当前防汛形势,明确防汛目标任务,特别就重点流域、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防范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干群一心,齐筑防线:全乡干群齐心协力,全力应对汛情,先后出动车辆 40 余台次,党员干部、片组邻“三长” 180 余人次。 及时处置,安全转移:针对雨水冲刷导致的坡体塌方、河道堵塞等情况,及时联系挖机、铲车开展抢险疏通。对于存在滑坡风险的房屋,立即落实 “五个一律”转移避险机制,确保人员安全,先后处理山体滚石 13 处,转移群众 27 56 人。 入汛以来,沩山乡先后修订完善各类预案 15 份,排查治理度汛风险隐患 9 处,组织防汛演练 6 次,开展乡村干部和应急队员培训 2 次,补充各类防汛物资 80 余件,新增转移安置点 2 处。

责编:刘飞

来源:宁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