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我们迎来了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佩香囊、悬艾草
……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代代传承
一片粽叶,一把艾草
裹入了国人的缕缕情思
还有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许
一场赛事,一次狂欢
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凝聚民族复兴的文化力量
6月9日,新邵县坪上镇筱筀村、筱溪村联合冷水江市麻溪村、新田村,在资江筱溪段举行龙舟友谊赛,用“速度与激情”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
比赛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观者如云。一艘艘龙舟随着船头鼓手激越昂扬的鼓点和桡手们整齐划一的挥浆,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演着让人目不暇给的“速度与激情”。两岸观众或着盛装击鼓热舞,或拿铝盆铁盖边敲边喊,场面十分热闹、壮观。
筱筀村划龙舟的历史有三、四百年了,每年端午节只要条件允许,都会举行划龙舟的活动。年轻村民颜新鹏从读大学开始,到后来工作、创业,已连续13年参加了村里组织的端午节划龙船活动。“我从小就喜欢村里的龙舟比赛活动,希望把划龙船这个传统民俗活动发扬光大。”颜新鹏说。(何雯 唐文峰)
6月6日,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新邵县民政局组织本单位及新邵县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新邵县大同公益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来到巨口铺镇众欣养老院,开展包粽子、表演文艺节目、赠送节日物资、义务理发等“初夏粽飘香•欢乐庆端午”系列敬老爱老活动,给老人们送去关爱和温暖。活动中,志愿者还通过发放资料和现场授课等方式,开展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和“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养老领域安全生产宣传活动。
6月7日,新邵县邵阳雨泉老年公寓的50余名老人与工作人员一起,包粽子、话家常、唱红歌迎接端午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老人们热情高涨,纷纷亮出看家本领,相互分享包粽子的诀窍,捋叶、卷筒、填料、压料、扎绳……一个个漂亮的粽子瞬间完成。在包粽子之余,大家聊着家常,说着心里话,还齐声唱起激昂的红歌,共同沉浸在节日的温馨与欢乐之中。(杨能广 张海兵 孙咏梅)
6月4日,新邵县残疾人方程托养服务中心举办“情暖端午•‘粽’享快乐”端午主题活动。90名残疾人、10名享受托养服务的残疾人家属和12名助残志愿者参加活动。活动中,爱心志愿者和残障人士一起制作粽子,卷粽叶、填糯米、放蜜枣,用线扎结实,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一双双巧手下转眼就变成了诱人的粽子。活动现场,还为残疾朋友们发放了大米、植物油等生活必需品,传递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随后,志愿者和残障人士还共同参与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趣味小游戏,让特殊弱势群体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李红波)
端午节之际,新邵县迎光乡迎光村村民周桂芳家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糯米的清香,院子内一派忙碌景象,村民们围坐在桌旁抓紧包制稻草粽。
在迎光乡,有着数百年制作历史的稻草粽是当地代代相传的特色美食,不仅令吃货们情有独“粽”,更是弥漫在游子心间一抹挥之不去的乡愁,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家乡味。
“三两香糯米,三张碧粽叶,三束干稻草,多种好食材,清水来煮沸,浓香迎面来。”在迎光村,村民们对包稻草粽的工序早已烂熟于心。在周桂芳家院子里,只见她们将一杯杯装有鲜肉、咸蛋黄的糯米,倒进交叉重叠的粽叶里,粽叶一折一卷,稻草一绑一捆,手法娴熟,动作麻利,很快一个个像纺锤似的稻草粽便做好了。再将这种用稻灰水代替碱水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放到煤火上用大锅蒸煮24个小时后,锅盖一揭,热气腾腾,阵阵清幽的粽香扑面而来,一口咬下去,软糯细腻,唇齿留香。
“我们这边的粽子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每个粽子都是用稻草扎的。做粽子的碱水,是用稻草烧成灰,再通过开水浇灌过滤两次制成的碱水,现在订单供不应求,每天都可以卖出两三千个。”周桂芳说。
由于稻草粽工序繁琐、用料讲究,渐渐的,包这种粽子的人越来越少,现如今,整个迎光村只有周桂芳一家人坚持在做稻草粽。然而,在外地发展的家乡人听说周桂芳一直在做稻草粽,都非常怀念这种家乡的味道,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要求订购,她也开始“被迫”营业。
近年来,周桂芳制作的稻草粽已成了“网红粽”, 她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将这种特色粽销往全国各地,每年端午期间能卖出近10万个。周桂芳说,稻草粽虽然制作比较麻烦,但她会把这种传统美食继续做下去,既能让远在他乡的游子感受家乡的味道,又可促进村民增收。(邱文丽 刘丈国 赵少波 陈楚奇)
责编:张雯莉
来源:新邵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