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郭卓林
一抹橘红色将遥远的天际逐渐铺满,洒在宁乡流沙河镇归湘农场中。黄色的山头树林稀疏,空气中弥漫着养鸡场特有的气息,一只只湘黄、五黑鸡争先恐后从鸡舍里飞出,发出“咯咯”的叫声。鸡舍旁,还有十几只大白鹅昂着头,四处“站岗放哨”。
三个年轻人坐着三轮车来到农场,车后扬起一条长长的尘土带。忙碌的一天又将开始,他们将进行喂食、捡蛋、打包等一系列工作。
走在前面的年轻人叫李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中共党员。2020年初,他响应组织号召返乡创业,与志同道合的谢扬帆、黄金一同回到宁乡开启创业之路,并给三个人起了一个组合名“归湘士”,寓意即归湘也归乡。
“政策+乡贤”,肥沃创业“土地”
在经过一年的筹备和考察之后,2020年初,三人创业小分队决定将项目最终落地在了依山傍水的宁乡市流沙河镇荷林社区。
怀揣着“拮据”的启动资金,三人小组共同创办了“归湘农场”,并以此为根据地注册了长沙归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刚来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荒山,路也很不好走。”建鸡舍、饲喂、打扫、防病、种果树,初期,三人每天不仅要完成农场的拓建和饲养工作,肩上还扛着沉重的资金压力。
要想富,先通路。面对资金紧张和道路不通的双重难题,作为党员的李力第一时间想到了向当地党委政府及社区寻求帮助。在流沙河镇党委政府和社区了解情况后,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修建了一条能连通农场的水泥路,并在党委政府协助下他们争取到了当地乡贤的40万元投资,同时为其申报长沙市率先出台的一系列乡村振兴人才政策,并在返乡入乡人才农业创业项目中,获得了近20万元的补助。
“人才+技术”,支撑产业“树干”
农场风风火火地建设起来。“我们主打的就是一个‘土’,从选种到喂养环境,都保持‘土’特色和绿色健康。”李力介绍道,归湘农场选用本地原种土鸡,从脱壳苗(2日龄的小鸡)开始饲养,在育雏期即接种马立克、新支(H120)、禽流感等疫苗;在鸡的生长过程中,使用中草药预防和治疗鸡病,不使用抗生素和西兽药,土鸡的全生长过程安全可控。
养殖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养鸡过程中一系列健康问题引起了三位“归湘士”的烦恼。
“完全散养的鸡很容易因为天气环境原因生病,但为了保证绿色健康,我们也不能对鸡使用激素和抗生素,只能另外想办法。”对此,李力作为养殖技术负责人,身先士卒投入到难题的攻克中。在翻阅了大量文献,请教了数位专家之后,李力面对各类健康问题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办法。
“夏天怕鸡中暑,我们给它喝维C和藿香正气水。”
“听到鸡咳嗽,我们用双黄连、麻杏石甘散帮它治疗呼吸道疾病。”
“看到鸡拉稀,我们用白头翁散、益生菌帮它调理消化道。”
……
据了解,在李力的技术支持和团队的集思广益下,归湘农场逐步摸索开发了一套独特的绿色养殖方式,即“果草虫鸡共生”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通过自主掌握的“微生物发酵床”“微生物发酵料”“水虻虫饲养”和“中草药防治兽病”等关键技术,实现畜禽粪污、秸秆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及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和动物疾病的中草药防治,将抗生素的使用降低了99%,打造出一套优质的低碳绿色农业。
“党校+田间”,繁茂农场“枝叶”
从打造“果草虫鸡共生”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到不断开荒、建设、发展。现如今,农场用地规模约10公顷,建成果园约6.7公顷,存栏土鸡1万羽,他们的土鸡和土鸡蛋热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年销售额约150万元,为30多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带动50户村民发展生态农业,帮助这些村民年人均增收5000元。
“随着产业越做越大,我们也尝试着在养殖业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绿色产业。”李力指着一棵果树感慨道:“也是一次机缘巧合,在流沙河镇党校的农业种植培训课上,老师详细讲述了果树的种植,我感觉能将其加入到我们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中。”
据了解,为进一步丰富农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中的物种多样性,增强生态稳定性,李力等人多次参加了流沙河镇党校开展的各类农业知识讲座以及流沙河镇开展的各类“田间课堂”,了解各类农作物的生长特性,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先进的种养殖技术,选择性地将部分经济作物加入到农场中,形成生态大循环。
“我们还引进了南美卡拉卡拉红橙、北美纽荷尔脐橙和中国农科院选育的长叶香橙等品种,林下套种苜蓿、菊苣等中草药。”李力介绍,目前农场正在扩建中,项目二期计划新增投资150万元,新增用地10公顷,新增3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200户村民从事生态种养。在未来三年,他们将把农场规模扩大一倍达到300亩;开发更多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完成15项专利布局;由种养殖企业转型升级为农业科技企业,为广大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支持。
下一步工作中,流沙河镇党委也将加大基层党校培训力度,丰富“田间课堂”授课形式,为基层人员提供更多的种养殖技能培训,为返乡创业、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帮助。同时持续以“三亮三比”行动推动“三长制”工作,鼓励更多党员在基层各行业及基层治理中充当“催化剂”,为基层发展注入新动能。
责编:刘飞
来源:宁乡市流沙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