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者丨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省人大代表肖冬红:帮助老百姓在乡村振兴中实现长期受益
犇视频 • 民生
2024-01-25 23:52:57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杨洁规 视频 王珏

“我们才签订了一笔300吨的茶叶订单,就是手上这种。”1月23日,在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住地,省人大代表,邵阳市茶业协会会长、湖南古楼雪峰云雾茶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冬红为来访的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泡上了一杯“古楼红茶”。

入口甘甜,回味绵长。肖冬红说,这些茶叶来自雪峰山区。经过20多年发展,古楼乡茶产业再次焕发光彩,还带火了旅游,让乡村更美了、村民钱袋子更鼓了,“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讲的就是我们的故事。”

【返乡者】

放弃一线城市产业,毅然回家发展茶产业

回溯历史,洞口县古楼乡的“古楼茶”曾上贡朝廷达528年,后走红国际市场,鼎盛时年出口量占湖南红茶出口的七分之一。

肖冬红介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市场行情波动,“古楼茶”逐渐沉寂下来,古楼茶厂也到了即将关门的边缘。茶厂一关,茶叶没人要,当地村民的收入也将无来处。

“古楼茶”的好品质,肖冬红早有体会。但当她真的踏上这片土地,还是被这里的荒凉景象深深震惊。曾经熙攘的茶田,多数已荒废,村民们种茶制茶大多是小作坊式生产,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处于产业链的底层,产业根本无从谈起。“村民制作的茶叶每斤卖不到百元,一年下来,根本赚不到几个钱。”

守着“金鸡”却下不出“金蛋”,这让肖冬红感到十分痛心。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何不带着多年积累的资金、人脉、经验投身家乡茶产业发展,在致富的同时为古楼乡茶产业贡献一份力量?

2006年,肖冬红关掉了深圳正在发展势头正盛的五金厂和湘菜馆,回乡接手古楼茶厂,成立公司。

探索者】

亲自种茶打消茶农顾虑,助力产业复兴

虽然从未做过农业,但有多年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肖冬红清楚:茶叶要卖出好价钱,要靠品质和品牌。这也是古楼茶叶产业复兴的关键。

2006年,公司成立之初,只有少数茶农愿意跟着干。“这个产业荒废太久了,村民们对种茶叶、卖茶叶没什么信心了。都不相信靠这个还能赚钱致富,积极性都不高,大多都处于观望状态。”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肖冬红种植了示范性标准茶园1500多亩,建立有机生产基地5个。后又四处请教,将科学制茶和古法制茶手艺相融合,升级生产设备和工艺,引进成套设备,推行标准化生产。从茶农手里收购回来的茶叶,在这里进行统一加工、统一包装,品质有了保证,也有了“排面”。

为了打开市场,肖冬红带着古楼茶跑茶博会,与广大茶友交流。加之茶叶品质好,还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古楼茶”慢慢被市场认可,价格也涨了好几番。村民们都笑称:古楼茶在肖冬红手里“镀了金”。

【担当者】

让茶农“稳赚不赔”年增收2000万元

茶叶种植、加工有起色后,肖冬红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经营模式,引导茶农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资采购、订单销售等,合作社对农户种植的茶叶,按市场价“照单全收”,还免费提供茶苗、技术培训等支持。

这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很快就把十里八乡的茶农都吸引过来,种植规模也日益壮大起来。

如今的古楼乡,每到春天,茶树发芽,满山翠绿,人们不约而同到茶园采茶,茶香和绿意踏着欢快的歌声飘荡。据统计,古楼乡如今增加了茶园6500亩,每亩可增收3000元以上,每年的茶青收购季节为村民增收2000万元。

2017年,肖冬红又开始探索茶旅融合,利用古楼乡自然、人文、历史、文化、民俗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周边村民搭上旅游经济的“顺风车”。目前,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茶庄50余家,年增收1700万元以上。

【履职者】

“帮助百姓在乡村振兴中实现长期受益”

从田间地头走来的肖冬红,怀着深厚的乡土情结。今年,她把“帮助老百姓在乡村振兴中实现长期稳定受益”的建议带上省两会,要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更多底气。

从民营企业家到省人大代表,肖冬红一直奔走在推动茶农持续增收致富的道路上。

“做健康茶、干共富事,这是我的最大心愿!”肖冬红说,让她感到欣喜万分的是,看到致富的希望后,返乡种茶的人员越来越多。“如今,古楼乡又恢复了昔日的热闹,茶田里那些年轻的面孔,也给古楼乡带来了活力与希望。”

登峰者说

“农村是实现梦想的另一个舞台”

“我想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农村不是一块普通的土地,而是实现梦想的另一个舞台。”肖冬红说,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的天地更加广阔,就业、创业的关键在于盘活资源,激发活力。

“人生如茶,熬过了苦涩,才能品尝到甘甜。”肖冬红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返乡,把科技和理念带给村民,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扎进农村广袤的田野,奏响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强音。

责编:苏亮

来源:三湘都市报

专题犇向美好——2024湖南省两会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