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文艺湘军进行曲丨一把油纸伞,撑开新天地
新湖南 • 文艺湘军
2021-01-17 06:47:0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郑旋

【第13集剧情梗概】 濮泉生和沙鸥请专家为村民授课,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种桑养蚕业,通过培育特色产业优势,拔除碗米溪“穷根”。专家提供的优质桑苗给村民打了一剂强心针,桑蚕合作社得以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向友亮被喜妹点醒,放弃竞选合作社理事长一职,由经验丰富的石排山担任理事长。在专家的科学指导下,碗米溪村民踏上种桑养蚕的发展致富之路。

【原型人物】 浏阳市达浒镇椒花新村5年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忠国

制作骨架、安装伞面、检查包顶……1月15日,在浏阳市达浒镇椒花新村的“致富工厂”里,达兴工艺品厂的数名制伞工人紧张又有序地忙碌着。

这是椒花新村村民李忠国办的工厂,里面的工人都夸李忠国有一门制作油纸伞的好手艺。原来,从15岁起,李忠国跟随父亲学习祖传的制伞技艺,72道工序,他样样都会。

凭着这门手艺,早些年,他在镇里创办油纸伞厂,风光一时。但在工业化产品雨阳伞的冲击下,传承千年的油纸伞逐渐被市场边缘化,油纸伞厂被迫关停。

李忠国只好外出务工谋生。因上有年迈的母亲,下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李忠国一人收入微薄,全家生活逐渐陷入困境。2015年,他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正是这一年,扶贫工作队进驻椒花新村。队员们在走访时发现,李忠国揣着做油纸伞的好手艺却陷入贫困,大家鼓励他走出去看看,了解油纸伞的市场新需求,通过手艺赚钱脱贫。

“走出去才发现,果然有机会。”李忠国在浙江义乌等地考察时,发现一种微型工艺油纸伞很有市场。回来后,他潜心研发这种油纸伞,将原来繁琐的制作程序简化为14道工序,并改良制作工艺,融合手工绘画艺术。

2016年,在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帮助下,李忠国拿到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创办浏阳市达兴工艺品厂。没想到,一年下来,绘画油纸伞销量喜人,李忠国净赚利润3.2万元。同年年底,他成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脱贫后的李忠国没有忘记乡亲。2017年,他与村里54户贫困户相继签订帮扶协议书,由他传授手艺,委托贫困户代为加工油纸伞。对一些残疾和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则采取来料加工的方式生产,然后将成品回收。

“我受腿伤在家休养一年多了,现在老李让我来厂里干活,每个月能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彭素文说,考虑到她的身体情况,李忠国特意为她安排了粘伞架的工作,可以坐着完成。

只要能帮到村上的贫困户,李忠国就感到欣慰。现如今,李忠国的油纸伞日加工超过3000把,成品远销东南亚及东非等地。按照“订单+保底”委托加工的模式,他每年带动每户贫困户增收至少1万元。

2020年4月,李忠国将主要加工的车间搬迁至村里的“致富工厂”,并与村集体建立合作机制。同年10月,李忠国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成为当年全省唯一获评人选。

原载《湖南日报》(2021年1月17日03版)

作者:郑旋

责编:邓玉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