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乡邦文化释义“株洲”地名由来
新湖南客户端
2019-06-17 10:18:47
首页头条收录

关于株洲地名的由来,即使是老株洲人,可能也少有人说得清楚。6月15日,株洲乡邦文化系列讲座在石峰区九畹书院再次开讲,“株洲地名由来与演变”讲座吸引众多市民。

彭雪开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今株洲市区,商代以前就散居古人类村落。古代这一带最适宜人类居住,就形成以地形地物命名的村落名——槠洲。”彭雪开说,槠洲何时依谐音简称株洲?目前至少有四种说法,但南宋建炎元年,由槠洲定名为株洲,是有其历史依据的。清宣统二年,粤汉铁路株洲至长沙建成通车,改称“株洲车站”。至此,无论官方或民间,皆以“株洲”名之。此后,“槠洲”古名渐成历史记忆。

市民王芳芳说,株洲地名蕴含的历史文化,是乡愁中的图腾,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活动由市文明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市教育局联合主办。

市领导钟燕出席活动。(记者 成建梅)

【株洲地名释义——彭雪开】

▲ 株洲城区一角 (株洲日报记者 谭清云 摄)

1. 株洲——古名槠洲,又偶名朱洲。(参见:湖南古今地名辞典编委会:《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湖南出版社,1993年第61页。)

解说——

“槠”,木名,学名青椆,名苦槠,俗称栗珠子树,常绿乔木,实为坚果,味略苦。木质坚硬有弹力,可作家具、枕木、车轴、榨油之材。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776页。)

《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二百里曰前山,其木槠多柏。”《集韵·鱼韵》:“槠,木名,似柃,叶冬不落。”《本草纲目》中亦有详载:“时珍曰:槠子处处山谷有之,其木大者数抱,高二三丈,叶长大如栗,叶稍尖而厚坚光泽,锯齿峭利,凌冬不凋……结实大如槲子。”由此可知,槠木实为人类最早认识并利用的植物。

“洲”,古文中多指河流中由沙石、泥土淤积的陆地。后也引伸为一块大陆及附近岛屿的总称。《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说文》作“州”:“州,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示意州是水环绕中的陆地。

株洲这块地域内,古时岗地纵横,溪河遍布,地濒湘江多沙洲,故以地形、植物命名为槠洲。

2.槠洲地域(今株洲市辖境)的上古归属

① 原始社会中晚期(距今约5300—7000年),属大溪文化势力范围。

解说——

1988年6月在株洲县三门镇燕子村,发现了六斗坡旧石器遗存,距今约20万年。这表明今株洲境域内,那时就有人临水而居。1987年,又相继发掘了株洲市磨山遗址,发现了印纹硬陶的陶器及石器、骨器等,经考证为大溪文化的遗存(距今约5300—7000年)间。这表明,今株洲市境域内,就属大溪文化的势力范围。(参见:《株洲文物名胜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37—141页。)

② 远古时期,属九黎部落势力范围。

解说——

《国语·楚语》:“九黎,蚩尤之徒也。”《战国策·秦》《书·吕刑释文》《吕氏春秋·荡兵》等古籍中,皆言蚩尤为九黎之君。《龙鱼河图》:“蚩尤摄政有兄弟八十一人。”相传蚩尤为首领的九黎部落联盟,是由81个氏族组成。

据《太白阳经》记载:“伏羲以木为兵,神农以石为兵,蚩尤以金为兵。是兵起于太昊,蚩尤始以金为之。”当传说中的伏羲、神农使用木、石兵器时,蚩尤就以金属红青铜作兵器。这说明其时九黎部落的生产力水平高于炎、黄部落。

相传黄帝部落在中原(今河南新郑市)生成、西部崛起(今陕西渭水流域),与炎帝(生成于今湖北烈山,迁育于渭水支流羌水流域)争战统一北方后,便乘胜东进,却遭到了蚩尤部落的强力抵抗,东西两大部落,在黄河中游地区,发生激战。《太平御览》:“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后来黄帝部落得到当地居民的帮助,和合炎帝部落,最后在“涿鹿之阿”(今山西运城市盐池周边地带;亦说今河北涿鹿县,但缺地下文物支撑。)将蚩尤战败擒杀。(参见:《株洲地名源流考释》,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页。)

③ 上古时期,属三苗国、祝融部落辖地。

解说——

九黎部落战败后,势力大衰,被迫渡河南迁,退居在“左洞庭,右彭蠡”(今洞庭湖、鄱阳湖及周边地带),占据今湖南 、江西等周边广大地区(钱穆先生认为:“三苗洞庭”不在岳州,在今汉水流域。)

尧、舜、禹时,又形成了三苗部落联盟,其首领为驩兜;又有炎帝后裔祝融氏,其首领仍为祝融,均居住在今湖南境内。

《尚书·尧典》:“放驩兜于崇山(崇山峻岭)以变南蛮。窜三苗于三危。”《国语·楚语》《吕氏春秋·召类》中,多有三苗反抗不服,而遭征服的记载。最后舜帝率部族大举南征,由于力不从心,《淮南子·修务》:“舜南征三苗,遂死苍梧”(今湖南永州市宁远县)。

《炎帝神农氏南迁湖湘考》认为:尧、舜、禹时,距今4600年左右,炎帝部落首领帝榆罔后裔,继任华夏部落联盟“火官”,委以“司徒”重任,主政南方,仍号祝融氏。《路史·卷八》载:其首领“其治百年,葬衡阳之阳,是谓祝融峰也。”而后裔族居在今湘江支流洣水、耒水流域,其中一位杰出首领仍称炎帝神农氏,相传有七大殊功,死后葬于今炎陵县鹿原坡,是谓炎帝陵。被华夏子孙,奉为人文始祖,世代奉祀。

这一时期,今株洲境域内,发掘了新石器遗址13处。从先秦文献记载与地下文物考古证实,今湖南、江西两省及周边地带,上古属三苗国及祝融部落“司徒”辖地。株洲境域,应为古三苗人、祝融部落后裔、古越人居住之地。

④ 商代西周时,属“荆楚”、“南蛮”之域;长沙始为西周方国。

解说——

20世记80年代以来,在今株洲市境域内湘江、渌水、攸水、洣水等流域,发掘商周遗址125处。这些遗址均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而今株洲市区范围内,东向发掘了烟墩冲(今株洲市荷塘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南向发掘了白关(今株洲市芦淞区)商代银子园村落遗址。⑹158

这表明在商代前,这一带就形成较大的古村落。当为古三苗人后裔、南迁祝融部落后裔(即湘江流域中上游炎帝神农氏)、古越人居住之域。

西周初,楚人鬻熊率季连部落附周叛商,因功封为“子”(公、侯、伯、子、男五爵之“子”爵。)其后裔熊绎事周成王有功,封以“号为子男五十里。”地,(参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99年第1556页。)居丹阳一带(今鄂、豫交界今丹江水库内),筑城族居。后沿丹、淅水而至荆山一带,筑城族居,为周之小侯国,开拓南方,渐强后号为“荆楚”、“南蛮”。

《长沙地名源流考》认为:西周初,长沙之名,已在《禹贡》中出现。自此后原殷商扬越人长沙方国,助西周周公平定东夷、南蛮有功,被周武王封为西周方国,臣服于西周。

⑤ 春秋时期。今湖南境地多属荆楚、荆蛮、扬越人势力范围。

解说——

春秋初期,今湖南境地,多属荆楚势力范围。

春秋中期,楚庄王(公元前613~前591)大败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一强国后,在原有向东向南拓展国土的基础上,荆楚文化沿沅、湘溯流而上,在今湖南境内水陆要津、大阜城邑驻军,管辖着广大城邑及乡村。今湖南地方志及益阳市等地有地下出土文物证实。(参见:潘茂辉.曹伟.湖南春秋晚期越楚墓葬辨[EB/OLI]2012-10-29http://www.yywhyc.ntt.)

从楚武王至春秋中晚期楚惠王(公元前841~前476)此,楚国春秋期间330余年间,置县30个,皆有其政区地名,如权、那处、申、息、商等,今仍可考正。(参见:徐兆奎、韩光辉.中国地名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1页。)

春秋晚期,多为扬越人方国地,属“荆蛮”(楚人)势力范围。有不少大小村落,沿江、河、溪、港聚居,少数为楚人多为扬越人混居。

⑥ 战国时期。株洲境域属楚人势力范围,后为楚郡、县所辖。

解说——

战国初期。湘东一带,城邑(军邑、县邑)多属楚人势力范围,乡村多为古扬越人势力范围。

战国中期。《株洲文物名胜志》载:在今株洲市区江南商城一带,发掘10座战国墓,出土不少珍贵文物。这进一步说明,其时今株洲市区中心地带,有较大聚落或村邑。

战国中期,株洲境域,属楚洞庭郡、苍梧郡。地下出土文物与地方志记载:多为楚人、越人和合杂居时期。

解说——

战国中期,约在公元前381年前,楚悼王(前401—前381)起用用吴起为相,变法图强(前386—前381),结果一年多时间,正如说《史记·吴起列传》所:“南平百越,北平陈、蔡。”威震中原诸国,秦、晋也为之震惊。《后汉书·南蛮传》:“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

2003年,在湖南龙山县里耶镇,出土十几万秦简中,有“洞庭郡”、“苍梧郡”的记载。秦沿袭楚制。这证明楚已置洞庭郡、苍梧郡,管辖楚南广大地域。其郡域,难以稽考。有关学者考证:洞庭郡治,当以今长沙青阳(长沙古名)为中心。苍梧郡治,当以永州市宁远县九疑山为中心。

《战国策·楚策一》:“楚地西有黔中、巫郡。”《史记·秦本纪》:“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今考约在楚威王(前339—前329)时设置黔中、巫郡。管辖今湖南西南部,及贵州东部等广大区域。

由此可知,在战国中晚之交,楚国在今湖南境内,设置“洞庭郡”、“苍梧郡”;约40余年后再置楚黔中郡、巫郡。

战国晚期,为楚人设置郡、县所辖。

株洲境内,据两汉之前文献及出土文物初步证实,设置有攸舆县(今攸县)、荼陵县(今茶陵县)。(参见《攸县地名源流考》《茶陵地名源流考》)

⑦ 秦首属洞庭郡,旋属黔中郡,后属长沙郡。

解说——

据地下出土文物及秦、汉文献记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洞庭郡、郡治今长沙市;又置秦苍梧郡,郡治今永州市境内;越年(前221)遭楚人反叛,秦撒洞庭郡入黔中郡,屠长沙郡城;旋又分黔中郡入南郡,分黔中郡“沙乡之地”(今长沙为主湘江流域)为长沙郡,郡治长沙;秦又撤苍梧郡为长沙郡。其时,今株洲境域巳置秦攸县(今攸县)、荼陵县(今茶陵县)属秦洞庭郡。后因攸县利乡“新黔首反”,秦便撤攸县归阴山乡为乡域,属桂阳郡。史载秦黔中郡辖县十二,其中有容陵县、阴山县等。这两县县治,今考均在今攸县境内。

《华阳国志·蜀志》记: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秦司马错率秦军攻楚,占领楚国巫、黔中郡,设置秦巫黔中郡。今考楚黔中郡郡治驻今湖南沅陵县城西;秦黔中郡郡治首治原址,后驻今湖南常德市区。

⑧ 西汉、东汉时期。株洲境域,西汉属长沙国(辖临湘、罗、湘南、攸、茶陵、下隽、益阳、连道、昭陵、承阳、容陵、酃12县,东汉属荆州长沙郡,东汉末(215),始属荆州长沙郡建宁县。

3. 槠洲何时得名

槠洲得名于何时,至今难以稽考。不过,仍有迹可循。

中国有文字可辩的地名,源于殷商甲骨文。战国时《禹贡》中,第一次出现了以山、水命名的地名。以后《史记》、《尔雅》、《汉书·地理志》等地籍专著中,多录政区山水命名的地名;以地形地物命名的地名,亦已出现。《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成书于东汉永康年间,释地、丘、山、水之名。如释“洲”:“水中可居曰洲……”。

两晋以后至南北朝地名学著作中,如《博物记》《吴录地理志》《尔雅注》《华阳国志》《宜都山川记》《襄阳记》《湘中记》《广州记》《荆州记》等名著中,地名绝大部分都以山、水、人物、方位、行政治所、民族为名,以物产命名的也有。直到郦道元《水经注》,人文地理实体的名称,才大量涌现,仅《水经注》中解释地名渊源1052处,其中人文地理类的约有724个。以动植物命名的地名,分别占19个为33个。

今株洲市区,商代以前就散居古人类村落。古代这一带,岗峦、溪谷、河流遍布,依山傍水,森林茂密,可渔可猎可耕,最适宜人类居住。据地名命名的规律推测,以及相关文献记载:约在《尔雅》成书之后的东汉永康至建宁年间(167——172),这儿就形成以地形地物命名的村落名——槠洲。

不过,其时的槠洲,作为古居民村落,并非大驿通衢,亦非县治洲治,古槠洲村落地名,多口传地名,亦或有民间书写地名。直到槠洲成为三国吴建宁县县治,才有可能为官方文献书写。

清光绪《湘潭县志》,共和国《南区区志》确记建宁县县治,设在槠洲。如清光绪《湘潭县志·山水》记:“西南流迳株洲而入于湘……地为建宁故城,吴侯孙权所立,以防蜀湘南之渡”。但至今无其它古文献印证,然而实有可能。

责编:姚茜琼

来源:株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