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师大协同创新补齐地方高校物理人才培养短板
新湖南 • 教育资讯
2019-04-04 15:50:49

近年来,地方高校在拔尖人才培养道路上面临不少困境,如研究生所需的国际视野培养欠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大型高水平平台缺乏等。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在不断夯实自身发展基础和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同时,积极“走出去,引进来”,探索出一条“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地补齐了地方高校拔尖创新物理人才培养的短板。

着力创建一流协同育人平台

受地域等多方条件限制,仅凭自身条件,地方高校很难突破高水平科研平台缺乏的困境。学院以“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和“量子效应及其应用”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推进与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合力打造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拔尖研究生培养平台。

(“量子效应及其应用”湖南省高些“211协同创新中心”专家组现场考察。)

2018年10月18日,第一届量子国际前沿学术会议在湖南师范大学召开,这是首个由中国大陆发起的量子科学方面的学术会议,吸引了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位量子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

此次会议的召开,离不开学院“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实验室近年来的发展与取得的诸多成效。实验室自2007年获批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以来,成员共发表SCI论文6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承担科研项目85项,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科研和研究生培养成果显著。

“量子效应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是学院的另一大高水平平台。中心汇聚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科研人员、导师、研究生,优秀人才比例达60%(不重复统计)。中心已成为开展物理学科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和交叉性研究工作的协同创新研究高地。该中心也是地方高校在量子应用领域的唯一一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成立仪式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举行。)

以“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量子效应及其应用”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蓝本及核心,学院逐步整合汇聚了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和研究力量,打破学科间的藩篱,先后加入北京谱仪实验国际合作组(BESIII合作组)和成立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彭桓武科教中心,为地方高校高水平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着力打造一流特色学科

学科是人才培育的土壤,土壤不肥沃,再优质的种子也难以茁长成长,开花结果。

2018年,余洪伟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而余洪伟教授指导的一篇博士论文也曾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2015年,刘红荣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杂志上发表,成为湖南史上第一篇同时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名义在《Science》发表的研究论文。时隔三年,刘红荣教授团队的另一研究成果再次登上《Science》杂志。

学院近年来不遗余力、多途径、多方式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目前物理学学科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0人、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83人,拥有量子效应及其应用教育部创新团队、量子效应及其应用湖南省创新群体、超显微成像湖南省创新群体等创新团队。学院导师队伍既包括已卓有成效的学术大咖,也不乏初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形成了科研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双强”一流导师团队。(通讯员 丛杨 廖湘林)

责编:胡泽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