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人人可成才!看湖南商学院新工科如何培养“三型”人才
新湖南 • 教育家
2019-03-17 16:00:38

人人可成才

——记湖南商学院新工科“三型”人才培养

△ 湖南商学院信息类学生在工程中心进行科研拓展实习

新湖南客户端3月17日讯(记者 余蓉 通讯员 胡汀 巢进文)“以新工科建设提升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的厚度,更好促进学生与社会需求相对接,这是一条好路子”。近日,湖南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举行人才培养模式交流会,吸引了浙江财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兄弟院校的目光。

“新工科”是新时期国家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战略。近年来,湖南商学院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赛促创、科教结合,构建出“两基四维三型”模式,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近3年该校信息类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分别高达95.74%、93.24%、95.05%,薪酬水平处于6000至15000元/月之间,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的平均对口率为88%,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专业对口率保持在95%以上。

“处处可成才”——打造两基联动平台

湖南商学院精心打造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校内创办了“互联网+”等五十余个工作室,校外与拓维软件等百余家企业单位建立实训基地,将企业主流技术和先进设备引入高校的实践教学,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与深度融合,以促进校内专业发展与校外前沿技术的同步。

2018年,余绍黔教授带领有3名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参与的科研团队,与校外基地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利用高性能大数据平台处理实时污染源数据,将每年2亿余条环境监控数据的处理时间从数小时缩短到15秒以内,为环境监管部门现场执法、分析决策提供辅助决策依据。项目完成后,力合公司邹总深有感触的说:“这种校企协作联动模式,能够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瓶颈问题,也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实现从学校到企业需要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事事可成才”——开创四维育人体系

湖南商学院通过开展课堂探讨、实践操练、竞赛提升、科研拓展四个维度育人体系的实施,激发学生“双创”意识,提升学生“双创”能力。积极倡导和推广“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参与式”、“开放式”等教学方法,逐步形成了“重视基础层、提高设计层、创新综合应用层”等多层次的教学育人保障机制。

近3年,该校共有300名工科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13项、校级项目43项。2017年,指导教师徐雪松博士带领学生参加第15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全国二等奖,是当年经管类高校“挑战杯”的最好成绩。

该校通过信息类学科师生产学研成果转化,孵化出一大批创业典型。2017届王祥同学创办的湖南西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结合无人机航拍和文化传媒领域,其中微电影《大学》盛行网络;2018届周果等同学创办了湖南茂劲无人机俱乐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2015级孙文琳等同学创办的湖南雷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南股权交易所正式挂牌;2015级梅银洲等同学创办湖南木木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

“人人可成才”——培养高素质“三型”人才

2019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龚岳卿以年薪21万元签约去哪儿网, 2017届软件专业毕业生唐江陵入职美团,2017届软件专业毕业生丰凡签约网易……“两基四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的“三型”人才,该校信息类学科,每年都会涌现出一批年薪20万以上的毕业生。

现就职于网易公司的丰凡同学深情地回忆说:“最难忘是在校内校外基地敲代码的日子,社会的需求是我们成长的动力,企业的导师使我们理解了用户需求,而学校的老师不仅学识渊博,实战经验也是一流,感谢母校和老师”。

责编:姚茜琼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