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新春走基层|"硬汉冯将军":有产业有方向,是对苗家兄弟最好的交代
新湖南 • 风向标
2019-02-15 18:07:52
首页头条收录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陆薇

正月初七傍晚,邵阳市城步县五团镇金童山村热闹非凡,村里的老老少少都聚集在村部准备耍龙灯。在苗人的传统里,新年见“龙”是非常吉祥的事情,一路上鞭炮、烟花不断。耍龙灯的队伍里有湖南省贸促会驻村扶贫队员冯军,一路上不时有村民过来和他握手、拥抱。“最开始来的时候,进他们家门油茶都没得喝嘞。”冯军掌着龙灯杆对记者说。

“匪气”

过了年,湖南省贸促会在金童山村的定点扶贫工作已经是第4年。这也是冯军在这片山区生活的第4年。“我平时都喊他‘冯将军’。”他的第三任扶贫队长戴刚笑着说。

冯军好像已经是半个村里人了,他平时住在村支书郭时庚家里,“这是我家呢。”一下车他就笑嘻嘻的说,介绍村支两委的领导班子,“这都是我兄弟。”

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边陲的金童山村,是由铺路水村、江头司村、木懂村三村合并而来,属于高寒山区,一年有两百多天大雾弥漫。苗人民风彪悍,宗族势力强大,原本的三村之间矛盾重重。

“我刚来的第一年,村里对我‘喊打喊杀’的很多。”低保户评定、扶贫款的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均,加上这里最闭塞的铺路水村直到2000年才通公路,相对闭塞,对扶贫政策的不理解,对扶贫干部的不信任,让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现在兄弟们对我的评价是,你来的时候说我们是苗族‘土匪’,你才是一身‘匪气’。”

面对兄弟们不团结,冯军可以在村委会上拍桌子骂脏话。低保名额原本的分配,村民们有质疑,他第一个就拿掉最支持他的老村长母亲的名额,要求各组按实际情况来。有人质疑他对村务干涉过多,超过了一个扶贫工作队的权责范围,他不为所动,他觉得“一个村发展产业不是一句话的事,甚至不是钱的事。扶贫最重要的是人,是一个村的团结。只有真正为他们着想才有可能被这群苗族汉子认可。”

冯将军”之所以是“冯将军”,凭的是一股“杀伐决断”之气。养鸡产业最初无人问津,他得知是村民们担心3万元押金收不回,他便以个人名义在保证金收条上签字担保赔付。结果不到6个月,4000羽鸡销售一空,净赚1万余元。在成功养殖事例的带动下,原先观望的贫困户民也都纷纷报名。

过命的交情都是扶贫中“扶”出来的。在这里冯军碰到四次山体塌方险情,有一次冯军和郭时庚开车进村,刚好前一晚下大雨,路过一个小山包旁,山上突然落下几个石头,郭书记吓得说话都结巴了,冯军立马将车挂入倒车档,踩住油门快速倒车,不到2分钟前面的路面就已经被塌下山洪盖住,此时的郭书记都已说不出话来。“我真的不害怕。死就死啊,我尽力了就行。”

义气

大年初七,山里只有零度,树枝上挂满了冰棱子。张礼明就在这样的气温下,在村里鸡棚边搭的一个铁皮屋里过了一个年。

张礼明是有二十多年经验的养鸡能人,被冯军从绥宁请来之后,就长期住在村里,手把手教村民养鸡。去年好不容易年产达到8万羽,产业逐渐成型,城步县打造国家公园,这个养鸡场被划进了保护区红线边缘,要求整体搬迁整改。即使有万般不舍,村里面也只能改变原有的方案,正在另外寻找新的合适地点开办养鸡场。张礼明在村里的日子又延长了。

“为什么可以付出这么多,坚持这么久?”

张礼明沉默了一会说:“来了就希望有个好结局。”

冯军在旁“解释”,“因为上了这艘‘船’,就下不去了哈哈哈。”

这艘“船”上,还有他的好兄弟,如今的村支书郭时庚。在省队刚进村的那会儿,三村还没有合并,郭时庚也不是村支书,热心肠的他,以邻村人的身份帮着省贸促会工作队忙里忙外。两个人熟悉起来后冯军才知道郭书记是个苦命人:8岁就是孤儿,13岁就出门闯荡。但他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能人,当过保安、做过房地产销售,在东莞和妻子一起开了两间五金配件厂。他想在村里做一番事业,同时也为自己争口气。都想为金童山这片土地做点事,让两人一拍即合。

如同冯军请来了张礼明,郭时庚请来了他小时候在村里的启蒙老师杨盛刚,担任村委的秘书,杨老师能写能谋划。为了这一份师生情谊,放弃了十多万一年的收入回到了村里。

冯军一直觉得,扶贫是一件关于人的事情,一个村想摆脱贫困,需要有能力带动村民们发力的村支两委。

让“人”留下来的,是这份情谊和义气。2017年底,已驻村超期的冯军闹过一次辞职,甚至和单位领导闹得不可开交。但兄弟们把他留了下来,因为兄弟们说,你走了我们也就走了,金童山的百姓还是老样子。

柔情

“村里很多事其实不归扶贫队管,但只要在村里,我们都会去。有时候老百姓需要的也就是一种陪伴,陪着他们,他们心里感觉就不一样。下一次你有事需要他们,他们也会陪着你们。”这是冯军总结的农村工作经验。

2016年为了养鸡棚赶工期,急运材料上山,下雨天车辆打滑,冯军发起村干部一起带头把材料扛上山,每个人给200元一天的工钱。连续两天从早上7点干到晚上9点,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说干不了。冯军全程在雨中帮忙。 “我伞都不打,后来他们告诉我,你要是不在这里,给我们500元一天也没有人干的。”

刚来到村里冯军第一个感受就是连一张像样的书桌都没有,“哪怕是有一个读书走出去的人,帮帮自己的家乡,村里也不至于这样。”2015年冯军把姐姐覃红艳带到了村里,定向捐助本村一位贫困大学生每年一万元生活费、一位高中生每年五千元学费。

之后,他以一家之力捐资助学的行动打动了德国湖南同乡会,在3次听取冯军对铺路水村教育现状汇报、仔细评估每一位贫困学生的详细材料之后,同乡会会长金军女士决定以个人名义每年捐赠10万元成立“铺路水村-金氏奖助学基金”开展长效教育扶贫,覆盖全村。

在金童山村的四年间,冯军的女儿从小学三年级升到了初一,但他平均一个月能在家陪伴的时间不超过7天。“她来过这里两次了,挺喜欢农村的。”说起自己的孩子,他这样说。

“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说真的我想回去,但人生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我既然来了,就不能灰溜溜地走。

“这里的人太穷了,我妈第一次来都不相信还有这么穷的地方。四年来这里有产业了,有方向了,对自己,对苗家兄弟最好交代。

——冯军如是说。

责编:张璐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