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屈原精神的全新艺术表达,多媒体民乐剧《九歌》首演在即
新湖南 • 据点
2018-08-20 10:07:3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龙文泱

摄影 孙波辉 通讯员 唐远

8月19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跨界融合多媒体民乐剧《九歌》在长沙浏阳进行最后一次联排。

作为湖南首部跨界融合多媒体民乐剧,该剧以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九歌》《九章》等作品为创作蓝本,以民乐为主,将“乐、诗、歌、舞、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为观众展现了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心路历程。8月22日至23日,它将在湖南大剧院首演。

屈原的精神传统奠定了湖南人精神的底色

“以屈原及其《九歌》为题材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湖南文艺界多年来的夙愿。”说起创作初衷,《九歌》的艺术总监、湖南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霞、编剧龚旭东异口同声。

杨霞说,湖湘文化灿烂辉煌,一直以来,省歌舞剧院深挖湖湘文化,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如根据沈从文同名小说改编的舞剧《边城》,获得了第六届“文华大奖”;以长沙马王堆汉墓为题材创作的大型舞剧《古汉伊人》,获得了第三届全国舞剧展演“演出大奖”。

“我们想再打造一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精品力作,屈原的《九歌》是首选题材。”为此,杨霞和该剧项目总监张音悦邀请了湖南省作协副主席龚旭东、国家一级导演谢晓泳、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刘青、国家一级指挥张列分别担任编剧、导演、作曲、指挥,曾作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古琴表演嘉宾的古琴演奏家陈雷激担任屈原的演奏,国家一级演员、二胡演奏家张音悦担任项目总监、湘夫人演奏。他们大部分是湖南人。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屈原是绕不开的人。屈原的精神传统奠定了湖南人精神的底色,这部作品必须由湖南人来做。”该剧编剧、湖南省作协副主席龚旭东对屈原有深入的研究。在他看来,湖南人的精神性格、文化性格,如内心的高洁、忧国忧民的情怀、勇于殉道的性格等,都来自屈原。

几位有着同样情怀的人一拍即合,决定做《九歌》。经过1年多的素材收集、采风和研讨,2017年,龚旭东开始创作剧本。框架设计、结构、台本写作……不知道写了多少稿。最终确定的版本是1个引子、1个尾声和9个乐章。

这个结构和屈原的《九歌》一样,又很不一样。“简单地再现和表现《九歌》,对于全面表现屈原精神及湖湘地域文化精神是不够完整的,必须站在当代的认识高度,对屈原精神进行全面的提炼、归纳和表达。”龚旭东说,因此,他在创作时,以屈原《九歌》为线索和主体骨架,体现屈原求索、寻道、问道、殉道的历程,在原作所具有的天地(敬天法地)、生死(乐生敢死)、爱情(爱怨深长)、山水(自然神灵、国殇(慷慨捐躯,为鬼亦雄)5个元素之外,补入了其提炼的屈原及湖南文化精神诸要素,如高尚品操(香草、与渔父的对话)、忧患精神、求道(问天)、殉道(沉江)等元素和场景,以呈现屈原在湖湘大地上求道、寻道、旅道、殉道的心路历程。

民乐为主,多种艺术、多媒体创新融合

在舞台艺术作品中,多媒体民乐剧是个新词。为什么想到做这样一个类型的作品?

在龚旭东心里:“舞台艺术作品《九歌》应具有高立意、大意境、接地气、仪式感、浪漫性、开放性等特征。” 它既要体现和强化湖南地域文化特质,融合湖南民俗、民乐、民歌等艺术特色,同时具有全新原创精神和时代感;又要有浓郁的“巫气”、强烈的仪式感,这是湘楚文化为代表的南方巫傩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原题材的独特魅力;还必须展现湖南文化主要特质、屈原及其作品的特点--浪漫,艺术表现上应开放、兼容。

经过创作团队的反复讨论,导演提出了“民乐剧”的理念,最终形成了以民乐为主形式和主线索,乐、舞、诗、歌、影融合的全景式呈现。在这部剧中,你可以听到琴、瑟、笙、笛、埙、箫、木叶、钟、鼓等乐器的声音,听到湖南方言吟诵、原生态歌舞,看到茅古斯、祭祀等湖南民俗文化。多媒体投影的微电影、动画、绘画,让剧中的时空转换更加顺畅自然,帮助观众理解剧情。

这给作曲和指挥提供了创作思路,也出了一个大难题。

“《九歌》是一个全新的创作,有些创作的技法是原来很少碰到的,有的组合是反常规的,作曲家创作了新的音色和组合,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音响。中国民族乐团首次接触到这种类型的作品,有很大的挑战性。”该剧的指挥张列说,从开始排练,乐团每天都在做调整,尽量靠近作品。

该剧作曲、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刘青是地地道道的长沙妹子,她坦言,屈原的文学和精神高度都让人敬畏,即使从小生长在“屈贾之乡”,接到创作邀约时,内心依然十分忐忑。

“创作团队做了扎实的前期准备。编剧对屈原很有研究,剧本主题鲜明,我看了以后特别有共鸣。非遗专家孙文辉进行了指导,我们还深入沅水流域采风,反复诵读屈原的原作感受他当年的心情。”受到触动的刘青很快有了创作的灵感。

在“一点一点的”创作中,刘青“渐渐发现中国民乐与《九歌》的题材极其贴切,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九歌》。”如如用古琴表现屈原的情怀与内心,深沉而激越;用笛子表现山鬼的灵动、美丽,吹奏中加入滑音,就有了妩媚的感觉;用二胡表达爱情,情深款款;用埙表现远古的空间感和战死英灵的飘升,悠远而凄切;大乐队演奏有强烈的仪式感,最适合展现《国殇》的悲壮;通过祭祀大司命和少司命而表现的生死观不是悲悲切切,而是原始野性的狂欢,弹拨乐多变的演奏技法十分适合……

“湖湘元素在乐曲中有大量的运用,但不是直接截取片断。”刘青说,她在花鼓戏等湖南地方音乐中提取了出现频率最高的、最有贯穿力的因素,再放大、重新组合,“从引子《离骚》开始,把观众带入属于湖南的时空。”

责编:张璐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