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崛起,湖南“桥头堡”
新湖南 • 风向标
2018-08-01 22:07:16

崛起,湖南“桥头堡”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永涛

经济提速看交通,交通优势在港口。

8月1日下午,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大型主题采访团走进湖南城陵矶新港区,实地探访新港区依托“一区一港四口岸”平台优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崛起为我省“走出去”的“桥头堡”。

位于岳阳市区东北部的城陵矶新港区,有湖南唯一通江达海良港——城陵矶港,是国家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的咽喉、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核心区域,是我省全力打造的通江达海增长极。

采访团记者行走在新港区,放眼望去,业务运输车辆频繁往来,新厂房建设工地紧张作业,整个区域涌动着发展的澎湃动能。

形成发展新格局

“2019年上半年新港二期建成后,城陵矶港集装箱吞吐能力将突破100万箱。”湖南城陵矶新港区党工委书记黄俊钧介绍,新港区已形成“一区一港四口岸”的发展新格局,即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固废进口指定口岸,以及中部地区唯一的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查验平台。

与建区之初对比,新港区GDP、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集装箱吞吐量等指标分别增长3至7倍,成功跻身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全省首批示范物流园区。

一串沉甸甸的数据,显示了发展的铿锵步伐。

2017年,城陵矶港货物总吞吐量1.21亿吨,在中国内河港口中排名第9位;集装箱吞吐量42.28万标箱,在长江所有内河港口中排名第10位,超过镇江、九江、宜昌等港口,为岳阳连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作出了引领性贡献。

迎来发展新机遇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指引下,城陵矶新港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期。

“做大做强对外贸易,‘新业态’发展迅猛。”城陵矶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建华透露,目前园区共有注册企业260家,其中加贸类30家,商贸类214家,物流类16家,大部分企业均实现了业绩破零倍增。2017年,园区共完成进出口贸易额14.8亿美元。今年1—6月,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15亿美元,继续领跑全省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

“新产业”项目来势喜人。城陵矶综合保税区内,总投资4.5亿元的海益通微生态复合能量加工项目已竣工投产,设计年加工能力30万吨。总投资10亿元的中德合资复合橡胶加工项目已试生产。总投资35亿元的国际商贸保税物流中心、总投资10亿元的正昇电子产业园、总投资6亿元的恒阳集团牛肉加工等多个在建项目正在抓紧施工。

今年以来,综合保税区已先后签约7个大型加工贸易项目和综合服务项目,累计投资达17.75亿元。

“汽车进口业务今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李建华介绍,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于2015年7月通过验收,2017年进口汽车455台,今年上半年进口汽车2200台。今年1月30日,成功纳入汽车平行进口政策试点口岸,打通内陆港口平行进口汽车从上海转关的瓶颈,开创了内陆港口一次性大批量进口平行汽车的先河。

构建开放新高地

“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正全面提速。”湖南城陵矶新港区党工委书记黄俊钧表示,为主动呼应“长三角”,接轨上海自贸区,岳阳出台《关于促进岳阳城陵矶“一区一港四口岸”加快发展的奖励办法(试行)》,从航线航运培育、外贸企业扶持、通关环境优化等方面明确了13条含金量较高的优惠政策措施。

自2016年来,城陵矶新港区已兑现58家外向型企业奖补资金1.2亿元,“一区一港四口岸”平台优势进一步显现。口岸建立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大通关机制,顺利实施重庆-武汉-长沙-上海“四关联动”运输模式,实现“江海联运”。

截止目前,城陵矶新港区已累计签约项目265个,合同引资近千亿元,开工或投产项目100多个,基本形成了现代物流业、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产业、新材料产业、粮油加工业、商贸服务业等发展迅速,成功构建了多点支撑的产业体系。

作者:刘永涛

责编:谭思敏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