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改革开放40年|1983年③:湖南有了第一对省级友好城市
新湖南 • 风向标
2018-07-04 06:38:34

1983年③——

“联姻”滋贺:湖南有了第一对省级友好城市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孙敏坚 通讯员 黄礼

【事件】

1983年3月24日,以时任省长孙国治为团长、时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万达为副团长的湖南省友好代表团一行7人,应邀赴日本滋贺县参加两省县缔结友好关系签字仪式。期间,两省县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和日本国滋贺县缔结友好关系议定书》。

湖南省与滋贺县的友好关系,是湖南省级第一对友好城市关系。缔结友好关系后,两省县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药、环保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亲历】

作为日语翻译,今年77岁的湖南省中国国际旅行社原总经理吴石关曾全程参与了湖南省与滋贺县的“联姻”过程。在他看来,这是个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家名为滋贺贸易的日本服饰企业在洞庭湖周边地区采购苎麻做原材料。企业负责人细谷卓尔参观完洞庭湖的“潇湘八景”后,发现与家乡琵琶湖的“近江八景”有共通之处,当时的洞庭湖正逐渐暴露出水质污染、洪水泛滥等弊病,与琵琶湖曾经的“伤痛”过往也如出一辙。

于是,细谷卓尔向滋贺县政府部门提出“与湖南交朋友”的建议。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牵线搭桥下,1981年下半年,湖南省与滋贺县开始“谈恋爱”。

“‘谈恋爱’期间,两省县的人员往来十分密切。”吴石关回忆说,湖南派出22名研修生赴日本研修学习,滋贺县的政界、经济界和日中民间友好团体等也经常来湖南参观访问。“几乎每个月都有滋贺县的客人到访。”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沟通和对接,双方决定正式签署缔结友好关系议定书。在报经中央同意后,1983年3月24日,湖南省友好代表团踏上了从上海飞往日本大阪的飞机。作为随团翻译,吴石关也一同出访日本。

从大阪市到滋贺县厅所在地——大津市,代表团一行人乘坐的是新干线。

“当时别说高速铁路,湖南连条像样的高速公路都没有。”吴石关说,所以,当代表团一行坐上宽敞舒适的新干线向着目的地飞驰而去时,那种震撼和触动还是很大的。“我当时就想,什么时候我们国家也能拥有这样舒适快捷的火车呀?”吴石关笑着说,“你看,35年后,我们中国已经有了更快更舒适的高铁!”

因为双方“联姻”是以湖为“媒”,日方便别出心裁地将签字仪式安排在了琵琶湖中一艘名叫“密西根”号的游览船上。25日,时任湖南省省长孙国治和时任滋贺县知事武村正义分别代表两省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和日本国滋贺县缔结友好关系议定书》上签字,双方还互赠友好旗,开启了两省县友好交往的新篇章。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代表团一行参观了滋贺县的工厂、学校和普通民户家等,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情欢迎,而最让吴石关印象深刻的,是日本在琵琶湖治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约占滋贺县1/6的面积,是近畿地区1400万人的供水水源地,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生命之湖”。上世纪6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琵琶湖的环境也遭到严重的污染与破坏,水质下降,赤潮、绿藻时有发生。也正是从那个时期起,日本国和滋贺县加强了对琵琶湖的综合治理和公害防治工作,如在上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中游疏浚河道,减少污染;下游重点节约用水;湖周围加强水质检测,防止环境污染等。

吴石关还清楚地记得去到环湖地区的一户农户家中参观。“那家的主妇告诉我们,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对琵琶湖水质的污染,她们会自觉选择不含磷的洗衣粉、洗衣皂等洗涤用品。”吴石关说,代表团的官员们都听得很认真、记得很详细,这些做法对于湖南治理洞庭湖都是很宝贵的经验。

4月4日,代表团一行返回长沙。“我们的访问结束了,但湖南与滋贺的友好交往才刚开始。如今,35年过去了,两省县‘热恋’的故事仍在继续。”吴石关老人深情地说。

责编:秦慧英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