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两个“国贫县”扶贫观察:培育地方特色产业迫在眉睫
新湖南 • 风向标
2018-02-11 17:54:40

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增强经济组织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是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和新田县这两个“国贫县”下一步艰巨的任务。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的一处“扶贫车间” 周楠摄/本刊)

出长沙城,穿越山川河流,往南行驶400多公里,就到了湘粤桂交界的南岭北麓。这里主要是湖南省永州市的辖区,多年来发展缓慢,贫困县众多,是湖南省的扶贫“主战场”之一。

冬寒虽未尽,早春气息已萌动。春节临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来到湖南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两个“国贫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新田县。行走在村庄,感受最深的是,随便敲开一家门,村民都能对扶贫说出个一二三。一位贫困户对记者说,“党委政府帮我们解决了生计,更帮我们解决了财路,这是最实在的措施,也是过去最大的困难。”

美丽祥和的乡村画卷后面,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这两个“国贫县”党委政府采取了哪些实在的措施,贫困群众获得了怎样的发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走在新田县的农村里,《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不时就能看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标语。

说起这八个字,新田县龙泉镇毛里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彭亚姣满心欢喜。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她一直想外出务工,多挣点钱改善家里的光景。无奈缺少技术,她外出挣不到什么钱。去年,镇里干部知道她家的情况后,帮她报名参加了技术培训,然后推荐应聘上县城一家家具制造企业的技术岗位。

“现在我们家情况好多了,我一个月最多的时候能挣4000元。”彭亚姣告诉本刊记者,“就业扶贫,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我们一家子的财路问题。”

赢得群众称赞的就业扶贫,是新田县多年探索的结果。受历史条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新田县长期以来难脱“贫困”的帽子,当地群众曾经自我解嘲说新田是个“五缺县”,缺矿产、缺工业、缺交通、缺水资源、缺耕地。

随着“脱贫摘帽”时限临近,面对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缺乏工业、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过境一系列现实,如何准时摘帽?一度成为新田县干部群众心中最迷茫的问题。

“我们讨论了一次又一次,发现我们也不是全无优势。”县委书记唐军告诉本刊记者,新田离珠三角比较近,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推动劳务输出、实施就业扶贫不失为一个比较可靠的办法。

县里一边在230个行政村对15723名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的情况摸底,一边以前些年在广州花都区、东莞市、深圳市等地设立的流动党组织为纽带,建立了异地劳务协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挨个企业登门拜访,签下了多份劳务协作框架协议书,一下提供了近2000个就业岗位。新田县扶贫办主任成清华说,“我们重点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这些企业用工多,收入也不错。”他们还发动了十几家劳务中介机构参与进来,对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培训和推荐。

渠道建好了,如何让“产品”过得硬?对贫困户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至关重要,不然即使推荐出去,也是做一些低工资的活。为了解外出人口最欠缺的技术,去年春节过后,新田县就业服务局局长刘大军“潜伏”在南下队伍中,跟打工人群去劳务市场、工厂里“搜寻情报”。

刘大军带着厚厚的调研报告回来后,县里很快组织开办了混凝土班、模具设计班、家政保姆班等专题培训班,一年下来培训了800余人,包括200多名贫困劳动力。为了方便流动人口,有的培训班直接办在了珠三角,开设免费的周末班、夜校。

金陵镇下兰冲村的何柏香去年参加了县里组织的育婴师培训,顺利拿到了育婴师从业资格证。经家政服务中介企业推荐,她很快就到了广东东莞从事保姆工作,月薪4500元,带动全家脱贫。“有了我这个榜样,我们那里很多妇女都去参加了培训,只要工作认真细心,现在都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何柏香告诉本刊记者,通过就业扶贫这种方式,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贫困户真正脱贫。

“扶贫车间”挣钱顾家两不误

从新田县往西南再行驶100余公里,就到了湘粤桂三省区交界之地的江华瑶族自治县。虽说是大瑶山,近年来道路却修得好。一路上风光旖旎,山色青翠,是华南地区特有的冬季风景。

公路两旁,分布着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修建的村集体用房、村校等等。当地老百姓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这些房子荒废了好多年,这两年又开始变得热闹起来,还成为当地脱贫的“秘诀”所在。

带着疑问,本刊记者走进江华县大路铺镇洞尾村旁边的一栋旧屋。穿过老旧的屋门,里面别有洞天,原来这是一个简易车间,里面热闹异常,十几个工人正在进行皮具加工。

工人刘玉凤告诉本刊记者,家里上有生病的老人,下有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为了照顾他们,刘玉凤前些年从广东辞职回来,但没有工作后,家庭收入紧张。“幸亏来了这里上班,我既可以照顾家人,又能挣到钱,月工资至少2000元。”

跟这家名叫君贤的皮具厂一样,这一段乡村公路的两边还聚集了七八家小工厂。这些工厂非常小,只是些简易的加工车间,但因为能解决村民几十年来的“就业、照顾家人两难全”问题,村民亲切地把它们称为“扶贫车间”。

以君贤皮具厂为例,厂里150余名工人,多为30多岁到50多岁的贫困户,他们大多居住在附近。过去,这些留守群体只能靠务农获得微薄收入,年纯收入不到两千元。

如何给留守的贫困人群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收脱贫,江华县党委政府煞费苦心。江华县委书记罗建华告诉本刊记者,留守群体不能离乡离村,大企业集中在园区,也无法进村办厂。想来想去,县里尝试吸引小微企业将操作简单、方便易学、用工灵活的生产环节转移至乡村工厂,帮助留守群体就业。

2013年以来,为了引导小微企业进村,江华县陆续发布了一揽子优惠政策:对进村办厂能安排100人以上就业的贸易加工企业,在物流运输、搬迁费用上给予50%的资金扶持;对优先使用村集体闲置房屋作厂房的,免费提供装修;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和达到一定就业时间的,给予企业500~1500元/人的岗位补贴;对企业购买设备的按购置费20%给予补贴。

在“真金白银”的吸引下,包括皮具、塑料包装、制衣、电子、门窗、制香、食用菌等多个行业的307家小微企业在贫困村建立了“生产车间”,其中在乡镇、村用工100人以上的工厂8家,用工50人以上的工厂39家。

江华县扶贫办主任李华林说,这些“扶贫车间”吸纳了7000余名留守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多数贫困户每年增收1.8万元以上,部分贫困户有技术、懂管理,一年收入达5万元。“送钱送物式扶贫容易养懒汉,现在有了扶贫车间,家门口就能上班,大家都不好意思再等靠要,自力更生就脱贫了。”

培育地方特色产业迫在眉睫

穿过“扶贫车间”门口搬运货物的人流,穿过带着年货回乡的外出就业人群,《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无论是产业扶贫,还是就业扶贫,都给这些贫穷多年的乡村带来了脱贫的底气,也不难看到这两个“国贫县”为了脱贫攻坚付出多年的艰辛努力后正在逐步迎来收获的希望。

在采访中,当地基层干部也向本刊记者表达了担忧,目前的发展模式意味着大量群众要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同时还需要谨防村庄办厂带来的系列风险。比如,需严防环境污染。近年来,我国多地已经出现工业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事件。因此,在小微企业进村的过程中,既要把好“入口关”,防止鱼目混珠,防止污染企业进村,还要对企业生产过程严密监管,防止出现污染。再比如,要防止安全事故出现。尤其要防止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安全生产隐患,保障工人和村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长远来看,一个地方的发展仍然需要地方培育自身的特色产业。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新田、江华两县虽然近年来在工业、农业企业、回乡创业上成绩突出,但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主导产业培育不够问题突出。受地理环境、基础设施、资源要素等方面的影响,贫困村产业发展不平衡。李华林向本刊记者介绍,全县150个贫困村中,培育主导产业的仅有35个,占23.3%,且产业发展缓慢。尚未培育主导产业的村有67个,占44.7%。要实现全县所有的贫困村发展至少1个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发展1~2个增收脱贫主导产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同时,目前仍存在多数经济组织对贫困户带动不强的问题。江华县有关责任人表示,全县目前已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380余家,但各经济组织出于对利益、风险以及政策透明度等因素的考虑,参与全县精准扶贫事业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只有8家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吸纳带动3000余人,确保每人每年增收1242元,相对全县脱贫总任务来说比例不大。

江华和新田两县受访干部指出,一些农民直接参与构成的专业合作社,由于各种原因,也存在没有充分吸纳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问题。文/记者周楠

责编:王铭俊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