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家谱寻根·讲述丨“让所有在家和不在家的人记住乡愁”
新湖南 • 湖湘风采
2018-02-07 15:51:51

家谱寻根·讲述丨“让所有在家和不在家的人记住乡愁”

文丨图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吴媚

“发掘族中精英们的家国情怀和高尚品性,让所有在家和不在家的人记住乡愁。”2月5日,谈到为何年近耄耋之年仍执意主修族谱,湖南作家罗少亚如是说。此前几天,他看到“家谱寻根 传承好家风”栏目报道后,主动联系了记者,晒出了不久前刚修完的罗氏族谱。

(湖南作家罗少亚)

挖掘乡贤文化资源,增强乡土文化自信”

“谁都热爱故乡,甚至梦牵魂绕,但能了然于心者并不多。”罗少亚说,现代社会中,不少人从村中“进城”甚至“走向世界”,人们难得去翻阅族谱家乘来怀念祖宗、记忆乡愁、寻找根本。

“而族谱是族人生命史传递的一种鲜活形态。” 罗少亚告诉记者说,罗氏族谱记录了800余年的家族发源、生息、繁衍过程,他从中看到了族中精英们严格自律、规矩做人、发奋图强的家国情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世代流芳的高尚品性。修家谱正是为了挖掘乡贤文化资源,吸引精英阶层返乡寻根,让所有在乡和背井离乡的人,看得见故乡青山绿水,听得见故乡方言土语,记得住童年野趣、淡淡乡愁。

“一句话,即增强乡土文化自信。”

(罗氏旧家谱)

“五更离床铺”践行罗氏家训

在罗氏家谱中,记者看到了不少家训家规:

修身:存善心、走正道、思进取、明礼让、勇自强。

齐家:敦孝悌、严课子、睦宗亲、择交游、尚勤俭。

治国平天下:守法纪、存仁爱、秉公心、勤职业、忠国家。

事实上,罗少亚一家正是罗氏家训的践行者。

“若要穷、困到日头红;若要富、五更离床铺”、“丰收千担,也要粗茶淡饭”……罗少亚说,从小耳闻这一类家训,以及父母的以身作则,让他领悟到勤劳节俭是家庭团结与兴旺的基础。

“我父亲勤劳了一辈子。”抗战时期,故土祁阳县吃穿物资紧缺。身为农民,父亲别无他法,只好出远门挑担子做苦力,到广东去挑粤盐,或到洞庭湖、洪湖一带挑回棉花。来回上千里,父亲从不叫苦叫累。解放后,父亲当上农村干部,领着乡亲们搞合作社艰苦创业,带头推广双季稻,种高产油菜,当了县里的劳动模范。罗少亚的母亲也是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养儿女成器。

(罗氏旧家谱)

深受父母影像,罗少亚一生以勤奋为箴言。

上世纪60年代初的饥荒年代,正值罗少亚读大学,当时因为吃不饱,营养不良容易得水肿病,学校号令不准读书,要劳逸结合,“我就躲在被窝里偷偷看书。”

担任湖南省电影公司领导后,罗少亚决心把电影普及到农村。他跑遍全省百县数百个乡镇调研,筹措资金兴建乡镇简易影院,将8.75毫米、16毫米胶片小电影逐步转换成35毫米大电影,实现露天站着看变为室内坐着看的“三转变”。

(新修的罗氏家谱首页)

看到曾盛极一时的祁剧渐渐走向式微,为挖掘祁剧文化的点滴,罗少亚花了10多年时间,奔走湘南、贵北、赣南、粤北等地,搜集了大量有关地方戏剧的资料,创作出版了长达85万字的社会风情小说《楚弦绝》,该书号称“半部祁剧史”。“做什么事都要把它尽量做好,不怕苦不怕累!”罗少亚说。

就像父母的言行影响着罗少亚一样,罗少亚也用一言一行影响着儿女。

他经常告诫儿女,如今虽然进了城,不要忘了本是农家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如今长子身为高校教授,仍念念不忘此训。

互动:你有“谱”吗?欢迎来晒!

你知道自己姓氏的来历吗?知道自己的祖辈曾在中华热土走出怎样的迁徙轨迹,书写怎样的奋斗史,甚至出过哪些名人志士,留下了哪些家规、家训吗?

若你家有“谱”,欢迎来晒!即日起,新湖南客户端读者可将你的家谱相关图文故事以及您的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发送至邮箱jiapuxungen@163.com,或者拨打联系电话18673102714,欢迎晒家族历史、晒家风家训,春节将至,我们共话乡愁。

责编:吴名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