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矛盾”:形成“新思想”的主要依据
新湖南客户端.党建联播
2017-11-09 07:22:58

刘云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新时代进一步谋划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可以这样认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主要依据。

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的历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不断调整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断形成旨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思想新理论,然后在新思想新理论的指引下,通过自身努力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历程。但每一种新思想新理论都不会凭空产生,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它是我们党根据对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根据对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准确认知并高度提炼出社会主要矛盾,重点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为当时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根本理论依据,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发展和民族繁荣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中国社会因此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经过近40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极不平凡的、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均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前所未有地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决定了人民的需要已不只是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而是涵盖了对经济富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协调等各方面更系统、更高远、更美好的需要,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也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而是发展的不平衡与发展的不充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及时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战略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国家发展方位的转变,意味着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理念、方略的转变,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变。这一切的转变,归根结底就是要回答好、解决好“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和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因之顺时顺势而生。十九大报告中的“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内容,包括发展理念,发展方略,关涉领域、主攻重点……无一不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积极回应,无一不是对“发展的不平衡与发展的不充分”的对症下药,说到底,都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没有对“新矛盾”的伟大战略判断,就不会有伟大“新思想”的产生。“新矛盾”与“新思想”紧密呼应,共同支撑着“新时代”的存在。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编:曾璇]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