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业忠 陈昊 龙丽 石绍辉
8月7日,农历六月十六,立秋。花垣县一年一度的苗族赶秋,在双龙镇十八洞村的秋场上,激情上演。
早早地,秋场四周山上的树林间,到处都是看热闹的苗族同胞。
秋场设在村中开阔的一块坪场上,三面由绿油油的青山包围着,一面则与黑瓦木屋的苗族传统村落——竹子寨相邻。
秋场上,200多面红色苗鼓,陡然间激越地响了起来,意味着赶秋活动正式开始。穿着苗族盛装的苗族女同胞,随着边鼓的节奏,亦鼓亦舞,美轮美奂。
高潮,从一开始就出现了。
苗族赶秋的历史,源远流长——洪荒时代,毒蛇猛兽和妖魔鬼怪常来进犯苗疆大地。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苗族先民们在激战中活捉了两个魔头。由于深受其害,苗族同胞对两魔头恨之入骨,于是共同决定,剥皮蒙鼓,削骨当棰,击鼓而舞,欢庆胜利。从此,苗族同胞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于是,苗族先民们把战胜妖魔和丰收在望的立秋之日,当作胜利之日加以纪念,每年一次,隆重庆祝。年复一年,演变成习俗——赶秋。
苗族赶秋最重要的活动是迎秋、祭秋、赶秋三大仪式,由巴代主持。巴代,是人神共通者。
100名苗族巴代,手持绺巾,身穿红色长袍,开始祭祀的表演,成为又一个高潮。
优美的苗歌声,从秋场上响起,在山谷间回响;充满沧桑和忧伤感的苗歌,将人们带入远古时苗族长途迁徙的艰难情境中。
苗歌唱罢,悠扬的甲马号声和嘹亮唢呐声,渐次响起;甲马号在悠扬中,述说着苗族祖先曾经的苦难;唢呐则在嘹亮中,表达着苗家人今天生活的幸福。
椎牛,是苗族赶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祭祀仪式。一头彪悍的水牛,站定在椎牛场的中间。椎牛,亦称“吃牛”,也叫还大牛愿,就是苗族祭祀活动中最盛大、最隆重的一项还愿仪式。古时候,苗家人患重病或中年无子,认为是牛鬼作祟,需许椎牛大愿,病愈或得子后还愿。
精彩,一个接着一个。
上刀梯,是苗族赶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绝技表演,充分展现了苗族同胞英勇顽强、无所畏惧的民族精神。
八人秋千,是苗族赶秋中娱乐性最强、参与者最广泛的活动。一架秋千上,坐着8个苗家姑娘,苗家小伙子们则用力推甩秋千,让秋千上的姑娘们快乐地呼喊着。帅男靓女之间,一个眼神、一个笑意,彼此间心领而神会,是爱的激动,是爱的秘密,是爱的浪漫。
苗族赶秋,于2006年获批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赶秋,具有文化多样性、独特性、大众性、包容性等特点,是增进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
责编:荆彩
来源:湖南日报